|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7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 ·高山蔬菜的发展情况 | 第10页 |
| ·高山蔬菜的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 ·高山蔬菜与气候条件的研究 | 第11-13页 |
| ·蔬菜生育期模型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2 本研究的内容与方案 | 第14-17页 |
| ·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具体研究路线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温度不适宜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 第17-21页 |
| 1 温度不适宜度的提出 | 第17页 |
| 2 温度不适宜度的计算 | 第17-20页 |
| ·辣椒的温度不适宜度计算 | 第18-19页 |
| ·萝卜的温度不适宜度计算 | 第19-20页 |
| 3 讨论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生育期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第21-35页 |
| 1 试验材料和数据来源 | 第21-22页 |
| 2 蔬菜生育期模型的构建 | 第22-27页 |
| ·辣椒的生育期模型的设计 | 第22-26页 |
| ·每日相对热效应 | 第22-24页 |
| ·每日相对光周期效应 | 第24-25页 |
| ·每日相对生理发育效应 | 第25-26页 |
| ·萝卜生育期模型的设计 | 第26-27页 |
| 3 蔬菜生育期模型的参数的确定及检验 | 第27-30页 |
| ·模型参数调整方法 | 第27页 |
| ·模型检验方法 | 第27-28页 |
| ·辣椒的生育期模型的参数的确定及验证 | 第28-30页 |
| ·生育期模型的参数确定 | 第28-29页 |
| ·生育期模型检验 | 第29-30页 |
| ·萝卜生育期模型参数的确定及检验 | 第30页 |
| 4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 5 小结与讨论 | 第32-35页 |
| ·生育期模型小结 | 第32-33页 |
| ·生育期模型讨论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生育期模型在高山蔬菜中的应用 | 第35-53页 |
| 1 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 ·自动站气温资料的延长 | 第35页 |
| ·使用生育期模型的限制条件 | 第35-36页 |
| ·适宜种植高度的确定 | 第36页 |
| ·适宜定植期(或播种期)的确定 | 第36页 |
| 2 温度不适宜度变化特征 | 第36-47页 |
| ·辣椒的温度不适宜度变化规律 | 第37-42页 |
| ·不同海拔高度处不适宜度变化特征 | 第37-40页 |
| ·最小不适宜度年际变化特征 | 第40-42页 |
| ·萝卜的温度不适宜度变化规律 | 第42-47页 |
| ·400m海拔高度处不适宜度的变化特征 | 第42-43页 |
| ·800m海拔高度处不适宜度的变化特征 | 第43-44页 |
| ·1200m海拔高度处不适宜度的变化特征 | 第44页 |
| ·1600、1800m海拔高度处不适宜度的变化特征 | 第44-45页 |
| ·不适度年际变化特征 | 第45-47页 |
| 3 适宜种植高度及适宜播种期(或定植期)的确定 | 第47-51页 |
| ·辣椒适宜种植高度及定植期的确定 | 第47-49页 |
| ·适宜种植高度的确定 | 第47-48页 |
| ·各海拔高度处适宜定植期的确定 | 第48-49页 |
| ·萝卜适宜种植高度及播种期的确定 | 第49-51页 |
| ·适宜种植高度的确定 | 第49-50页 |
| ·适宜播种期 | 第50-51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1-53页 |
| ·本章结论 | 第51页 |
| ·讨论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3-56页 |
| 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3页 |
| 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53-55页 |
| 3 研究中的思考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符号及缩略词列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