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OPC技术在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目录第1-7页
CONTENTS第7-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变电站监控系统第14-16页
     ·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第14-15页
     ·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OPC技术第16-18页
     ·OPC技术概述第16页
     ·OPC规范的特点第16-17页
     ·应用OPC技术的优势第17-18页
     ·OPC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8页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8-19页
   ·创新点第19-21页
第2章 变电站监控系统第21-32页
   ·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第21-22页
   ·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的数据通信第22-25页
     ·数据通信的内容第22-23页
     ·电力系统标准通信规约第23-24页
     ·应用标准通信规约存在的问题第24页
     ·引入OPC技术的变电站监控系统第24-25页
   ·集成OPC技术的变电站监控软件第25-31页
     ·变电站监控软件的功能要求第26-27页
     ·变电站监控软件的整体结构第27-29页
     ·变电站监控软件的分层架构第29-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OPC关键技术的研究第32-42页
   ·COM/DCOM技术第32-34页
     ·COM组件的对象和接口第32-33页
     ·COM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第33-34页
     ·DCOM技术第34页
   ·OPC的主要规范及应用领域第34-36页
   ·OPC数据访问规范第36-41页
     ·OPC数据访问规范的体系结构第36-37页
     ·OPC数据访问规范的对象第37-38页
     ·OPC数据访问规范的接口第38-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OPC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第42-61页
   ·开发工具的选择第42-43页
   ·总体设计第43-44页
   ·数据采集模块第44-45页
     ·数据库通信接口第44-45页
     ·可扩展性设计第45页
   ·OPC对象和接口模块第45-56页
     ·开发前的准备工作第46-47页
     ·服务器的工作流程第47-50页
     ·服务器对象的实现第50-52页
     ·组对象的实现第52-54页
     ·项对象的实现第54-56页
   ·数据管理模块第56-59页
     ·组合对象结构模式第56-57页
     ·地址空间管理第57-58页
     ·数据缓存第58-59页
   ·用户界面第59-60页
     ·数据源配置界面第59页
     ·服务器显示界面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OPC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第61-79页
   ·总体设计第61-63页
     ·功能架构设计第61-62页
     ·多线程设计机制第62-63页
   ·组态环境设计第63-70页
     ·设备组态第63-66页
     ·数据项组态第66-69页
     ·监控画面组态第69-70页
     ·持久数据的存储方案第70页
   ·访问OPC服务器第70-75页
     ·订阅式数据交互第70-71页
     ·连接点机制第71-73页
     ·具体实现第73-75页
   ·数据处理模块第75-77页
     ·实时数据存储第75-76页
     ·报警信息的处理第76-77页
   ·显示界面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6章 应用实例与性能分析第79-86页
   ·采用OPC技术的主从双机热备第79-82页
     ·双机热备技术第79页
     ·主从双机热备结构第79-82页
   ·整体应用方案第82-83页
   ·通信延时分析第83-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本文研究结果第86-87页
   ·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致谢第92-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3-9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压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研究
下一篇:11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