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售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以微软案为视角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美国微软案案情回顾 | 第10-13页 |
第一节 案件基本事实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案件焦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搭售行为概述 | 第13-17页 |
第一节 搭售释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从微软案分析搭售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14-17页 |
一、 搭售关乎两个独立的产品 | 第14-15页 |
二、 有强迫或附条件的要求 | 第15页 |
三、 违背了交易相对人的自由购买意愿 | 第15-16页 |
四、 出卖方实施搭售行为利用了其市场优势地位 | 第16页 |
五、 被捆绑产品的贸易量是巨大的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搭售行为的目的剖析及法律评价 | 第17-22页 |
第一节 以微软案剖析搭售行为的目的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搭售行为的法律评价 | 第18-22页 |
一、 搭售行为的限制竞争效果 | 第18-20页 |
二、 立法规制搭售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责性分析 | 第20-22页 |
第四章 搭售的反垄断法规制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第一节 古典学派与本身违法原则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芝加哥学派与当然合法原则 | 第23页 |
第三节 后芝加哥学派与合理原则 | 第23-25页 |
第五章 美国和欧盟关于搭售行为的执法 | 第25-30页 |
第一节 美国 | 第25-28页 |
第二节 欧盟 | 第28-30页 |
第六章 搭售问题在我国的现状以及完善建议 | 第30-36页 |
第一节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我国搭售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一、 缺少对搭售构成要件的可操作性规定 | 第31-32页 |
二、 违法判断基准缺失 | 第32-33页 |
三、 责任制度设计不完善 | 第33页 |
四、 没有具体规定搭售行为的豁免情形 | 第33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搭售行为立法规制的建议 | 第33-36页 |
一、 结合我国实情有效借鉴国外经验 | 第33-35页 |
二、 违法认定标准的选择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