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1 油菜的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第11-12页 |
2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 | 第12-15页 |
·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12-13页 |
·细胞核雄性不育 | 第13页 |
·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13-14页 |
·生态型雄性不育 | 第14页 |
·自交不亲和 | 第14页 |
·化学杀雄 | 第14-15页 |
·其它利用途径 | 第15页 |
3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研究 | 第15-20页 |
·一对复等位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 | 第16页 |
·两对显性基因互作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 | 第16-17页 |
·两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 | 第17-18页 |
·隐性上位基因互作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 | 第18-20页 |
4 分子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20-22页 |
·常用的分子标记 | 第20页 |
·位置特异性分子标记发展策略 | 第20-21页 |
·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21-22页 |
5 甘蓝型油菜育性相关重要基因的定位及应用 | 第22-27页 |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9012A)基因Bnms3的定位 | 第23-25页 |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上位性基因Bnrf的定位 | 第25-26页 |
·分子标记在油菜选育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6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Bnms3的精细定位 | 第28-37页 |
1 Bnms3基因定位材料 | 第28-2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DNA提取 | 第29页 |
·标记分析 | 第29-30页 |
·标记的发展 | 第30页 |
·连锁图谱构建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Bnms3基因定位群体 | 第31页 |
·Bnms3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 | 第31-32页 |
·Bnms3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32-33页 |
·Bnms3基因连锁共显性标记的获得 | 第33-35页 |
4 讨论 | 第35-37页 |
·Bnms3所在染色体 | 第35页 |
·Bnms3紧密连锁共显性标记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BNRF基因的定位 | 第37-47页 |
1 Bnrf基因定位材料 | 第37-3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DNA提取 | 第38页 |
·标记分析 | 第38-39页 |
·标记的发展 | 第39页 |
·连锁图谱构建 | 第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Bnrf基因定位群体 | 第39页 |
·Bnrf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 | 第39-40页 |
·Bnrf基因的初定位确认 | 第40-41页 |
·Bnrf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41页 |
·Bnrf基因共显性标记的获得 | 第41-43页 |
4 讨论 | 第43-47页 |
·BnRf/rf区间进一步缩小 | 第43-45页 |
·Bnrf紧密连锁共显性标记 | 第45页 |
·标记发展的策略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育性遗传模式的验证 | 第47-59页 |
1 材料 | 第47-4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49-51页 |
·F_2世代田间育性调查 | 第49页 |
·标记基因型的测交验证 | 第49页 |
·连锁标记筛选 | 第49-50页 |
·标记辅助选择 | 第50-5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1-56页 |
·经典遗传学分析 | 第51-52页 |
·分子遗传学分析 | 第52-56页 |
4 讨论 | 第56-59页 |
·20118A的遗传控制体系和Bnrf位点等位基因频率 | 第56-57页 |
·MSL与20118A遗传控制系统和等位性比较 | 第57-58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极大提高育种效率和选择准确率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附录A 研究用试剂配方 | 第66-67页 |
缩写词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