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课题背景 | 第11页 |
·国内外剩余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剩余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剩余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 第13-15页 |
·剩余污泥减量化 | 第15-19页 |
·污泥减量化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污泥减量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污泥减量化技术现状 | 第18-19页 |
·超声破解技术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研究 | 第19-22页 |
·超声破解污泥的机理 | 第19-20页 |
·超声破解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 第20-22页 |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泥减量中的研究 | 第22-23页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试验的装置与方法 | 第25-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污泥来源 | 第25页 |
·膜组件的选择 | 第25-26页 |
·试验装置 | 第26-27页 |
·超声波预处理装置 | 第26-27页 |
·膜生物反应器试验装置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探头式超声发生器破解污泥 | 第27-28页 |
·膜生物反应器的试验方法 | 第28页 |
·分析项目和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第3章 单独超声破解污泥试验研究 | 第29-41页 |
·污泥絮体形状的变化 | 第29-31页 |
·污泥破解度的变化 | 第31-33页 |
·污泥破解前后上清液中各种参数的变化 | 第33-36页 |
·污泥上清液TOC 的变化 | 第33-34页 |
·污泥上清液SCOD 的变化 | 第34-35页 |
·污泥上清液NH3-N 的变化 | 第35页 |
·污泥上清液pH 的变化 | 第35-36页 |
·污泥破解前后固体物质含量的变化 | 第36-38页 |
·污泥破解前后TSS 的变化 | 第36-37页 |
·污泥破解前后VSS 的变化 | 第37-38页 |
·比能耗(SEI)与SCOD 增加值、固体变化之间的关系 | 第38-40页 |
·比能耗(SEI)与SCOD 增加值之间的关系 | 第38-39页 |
·比能耗(SEI)与固体变化之间的关系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超声与膜生物反应器协同污泥减量效能研究 | 第41-58页 |
·膜生物反应器污泥减量的效果 | 第41-45页 |
·加入不同污泥浓度下污泥减量效果 | 第41-43页 |
·不同反应时间下污泥减量效果 | 第43-45页 |
·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情况研究 | 第45-47页 |
·出水COD | 第45-46页 |
·出水NH3-N | 第46页 |
·出水浊度 | 第46-47页 |
·膜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的特性 | 第47-50页 |
·污泥指数 | 第47-48页 |
·MLVSS/MLSS 比值 | 第48-49页 |
·微生物活性 | 第49-50页 |
·膜生物反应器中生物相观察 | 第50-53页 |
·膜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相的组成 | 第50-52页 |
·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相的特点 | 第52-53页 |
·膜污染及膜的清洗 | 第53-57页 |
·膜污染的机理及膜清洗的方法 | 第53-55页 |
·膜通量的变化 | 第55页 |
·膜通量的恢复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工艺运行方式及能耗分析 | 第58-62页 |
·工艺运行方式 | 第58-59页 |
·污泥减量效果与能耗关系研究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