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物流业生产率及其测度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第10-13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1-13页 |
|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3页 |
|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13页 |
| ·研究创新点与可行性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2 物流业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3页 |
| ·物流业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16页 |
|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第16-17页 |
|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第17-19页 |
| ·物流业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 ·黑大陆学说 | 第19页 |
| ·物流冰山说 | 第19-20页 |
| ·利润中心说 | 第20页 |
| ·成本中心说 | 第20页 |
| ·服务中心说 | 第20页 |
| ·效益悖反说 | 第20-21页 |
| ·战略中心说 | 第21页 |
| ·供应链学说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3 甘肃省物流业的发展概况 | 第23-31页 |
| ·物流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 ·物流的概念 | 第23-24页 |
| ·物流产业的界定 | 第24-25页 |
| ·甘肃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5-30页 |
| ·交通运输概况 | 第26-29页 |
| ·仓储邮电概况 | 第29页 |
| ·批发零售概况 | 第29-30页 |
| ·第三方物流发展 | 第30页 |
| ·物流信息化概况 | 第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4 甘肃省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的构建 | 第31-38页 |
|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 第31-35页 |
|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 第31页 |
| ·生产函数法 | 第31-33页 |
| ·随机前沿法 | 第33-34页 |
| ·非参数指数法 | 第34-35页 |
| ·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 | 第35-36页 |
| ·模型的选择 | 第35页 |
| ·模型的推导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5 甘肃省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的实证分析 | 第38-47页 |
| ·参数的确定 | 第38页 |
|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38-41页 |
| ·模型的运算及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 ·Deap2.1的运用介绍 | 第41-43页 |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6 甘肃省物流业与其他省份的比较分析 | 第47-54页 |
| ·我国东中西部省份物流业发展现状 | 第47-50页 |
| ·江苏省物流业发展现状 | 第47-48页 |
| ·湖南省物流业发展现状 | 第48-49页 |
| ·陕西省物流业发展现状 | 第49-50页 |
| ·东中西部省份物流TFP的比较 | 第50-52页 |
| ·资本投入指标 | 第50页 |
| ·年末从业人员 | 第50-51页 |
| ·物流业总产出 | 第51页 |
| ·全要素生产率 | 第51-52页 |
| ·甘肃省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7 对策建议 | 第54-58页 |
| ·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 | 第55页 |
| ·加强物流业人才培养 | 第55页 |
| ·鼓励创新促进技术进步 | 第55-56页 |
| ·完善现代物流体系 | 第56页 |
|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第56页 |
| ·优化物流业市场环境 | 第56-57页 |
| ·转变物流业的发展模式 | 第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