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后李大钊民主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比较研究法 | 第13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李大钊民主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15-18页 |
·李大钊民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15-16页 |
·李大钊民主思想形成的知识背景 | 第16-18页 |
3 五四前李大钊的民主思想 | 第18-25页 |
·五四前李大钊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18-20页 |
·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初步形成 | 第18-19页 |
·日本留学前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止式形成 | 第19-20页 |
·俄国二月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继续完善 | 第20页 |
·五四前李大钊民主思想的内容 | 第20-23页 |
·“惟民主义”的民彝观 | 第21页 |
·民主主义的宪政观 | 第21-22页 |
·民主主义的自由观 | 第22-23页 |
·五四前李大钊民主思想的特点 | 第23-25页 |
·对“人治”及“英雄主义”的反思 | 第23-24页 |
·将国民的民主意识高置于民主制度之上 | 第24-25页 |
4 五四前后李大钊民主思想的转变 | 第25-31页 |
·五四前后李大钊民主思想的转变历程 | 第25-27页 |
·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动摇和怀疑 | 第25-26页 |
·开始树立无产阶级的信念和理想 | 第26-27页 |
·五四前后李大钊民主思想转变的原因 | 第27-29页 |
·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的愿望 | 第27-28页 |
·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启示 | 第28页 |
·五四运动实践的锤炼 | 第28-29页 |
·五四前后李大钊民主思想转变的意义 | 第29-31页 |
·中国民主思想的成功转型 | 第29页 |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理论先声 | 第29-30页 |
·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有益探索 | 第30-31页 |
5 五四后李大钊的民主思想 | 第31-40页 |
·五四后李大钊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31-32页 |
·五四后李大钊民主思想的内容 | 第32-36页 |
·社会主义的民主观 | 第32-33页 |
·民主主义的民众观 | 第33-34页 |
·平民主义的工人政治观 | 第34-36页 |
·五四后李大钊民主思想的特点 | 第36-40页 |
·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为理论基石 | 第36-37页 |
·联邦主义与平民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 | 第37-38页 |
·妇女解放程度是衡量民主化的标准 | 第38页 |
·从发展的视角看民主化进程 | 第38-39页 |
·从“超阶级”的视角看“工人政治”的完全实现 | 第39-40页 |
6 李大钊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40-44页 |
·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民主现代化进程 | 第40-41页 |
·培养民众民主意识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 第41-42页 |
·坚定社会主义民主抵制西方普世价值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