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食味品质与大米理化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 大米食用品质的影响因素 | 第11-14页 |
·大米组分对米饭品质的影响 | 第11-12页 |
·大米的前处理对大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 第12-14页 |
2 大米蒸煮质构特性的评定方法 | 第14-17页 |
·感官评价方法 | 第14-15页 |
·流变仪 | 第15页 |
·质构仪 | 第15-17页 |
3 大米食味品质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大米性状指标与米饭感官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20-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材料 | 第20页 |
·仪器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9页 |
·感官指标的的品种间差异分析 | 第23-24页 |
·大米理化特性指标的品种间差异分析 | 第24-25页 |
·感官指标与化学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25页 |
·感官指标与大米原料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25-26页 |
·原料大米性状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第26-29页 |
3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米饭理化特性与米饭感官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30-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材料 | 第30页 |
·仪器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9页 |
·大米蒸煮特性指标的分析结果 | 第31-32页 |
·米饭质构特性分析结果 | 第32页 |
·米饭理化特性的品种间差异分析 | 第32-34页 |
·感官品质与大米蒸煮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34-36页 |
·感官品质与米饭质构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8页 |
·米饭理化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 第38-39页 |
3 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主成分分析与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41-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PCA分析 | 第41-42页 |
·回归分析及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3 小结 | 第44-45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5页 |
·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