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钢铁企业MES 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1-14页 |
·项目背景 | 第14-16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论文的组织 | 第17-18页 |
2 关键技术介绍 | 第18-30页 |
·MES 的产生及发展 | 第18-23页 |
·MES 产生背景 | 第18-19页 |
·MES 的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MES 的定义 | 第21-22页 |
·MES 的作用 | 第22-23页 |
·MES 在中国应用的现状 | 第23-24页 |
·钢铁企业的制造执行系统 | 第24-29页 |
·钢铁企业MES 的软件功能架构 | 第26-27页 |
·钢铁企业MES 的技术特点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钢铁企业MES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0-38页 |
·钢铁企业MES 设计目标 | 第30-31页 |
·钢铁企业MES 的功能模块 | 第31-35页 |
·订单管理 | 第32页 |
·质量管理 | 第32-33页 |
·生产合同管理 | 第33页 |
·计划管理 | 第33-34页 |
·物料跟踪与实绩 | 第34页 |
·发货管理 | 第34页 |
·棒线材轧钢现场管理 | 第34-35页 |
·钢铁企业MES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35-37页 |
·上下衔接与前后贯通 | 第35页 |
·计划与优化 | 第35页 |
·执行与调整 | 第35-36页 |
·全程跟踪与闭环控制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MES 与ERP 系统的集成 | 第38-46页 |
·引言 | 第38页 |
·SAP 的生产组织模式 | 第38-39页 |
·SAP 生产管理模式对钢铁行业应用的不足 | 第39页 |
·钢铁企业MES 同SAP 集成方案 | 第39-45页 |
·物料编码的集成 | 第41-42页 |
·制造过程的集成 | 第42-43页 |
·SAP 与MES 间主要接口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MES 与PCS 系统的集成 | 第46-56页 |
·引言 | 第46页 |
·MES 与PCS 系统主要交互内容 | 第46-47页 |
·目前MES 与PCS 系统交互实现的技术方法及其不足 | 第47-49页 |
·DBLINK 通讯方式主要内容 | 第47-48页 |
·DBLINK 通讯方式主要缺陷 | 第48-49页 |
·基于TCP/IP SOCKET 协议的通讯接口 | 第49-55页 |
·通讯协议 | 第49页 |
·电文校验 | 第49-50页 |
·普通电文 | 第50-52页 |
·应答电文 | 第52-54页 |
·应用效果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MES 系统的代码集成 | 第56-61页 |
·引言 | 第56页 |
·MES 系统代码体系设计特点 | 第56-57页 |
·代码的一致性考虑 | 第57-58页 |
·代码中包含属性考虑 | 第58-59页 |
·代码长度的考虑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7 钢铁企业MES 系统棒线材轧钢产线实现与应用 | 第61-81页 |
·项目背景及简介 | 第61-63页 |
·系统软硬件构成 | 第63-65页 |
·系统概述与前提条件 | 第65-69页 |
·系统目标 | 第65-67页 |
·功能范围 | 第67页 |
·前提条件 | 第67-68页 |
·工艺流程与业务流程说明 | 第68-69页 |
·系统功能说明 | 第69-76页 |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 第76-77页 |
·通过分段质量设计实现MES 和ERP 生产路径的集成 | 第76页 |
·一体化计划的整体编制和运作 | 第76页 |
·通过套裁设计,提高特钢高价值坯料成材率 | 第76-77页 |
·系统主要性能数据 | 第77-78页 |
·应用效果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8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本文总结 | 第81页 |
·工作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87页 |
附: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