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电能质量综合评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项目后评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项目后评价理论概述 | 第16-21页 |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与涵义 | 第16页 |
·项目后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 第16-17页 |
·项目后评价的目的 | 第16页 |
·项目后评价的原则 | 第16-17页 |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 | 第17-18页 |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方法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电能质量相关问题分析 | 第21-28页 |
·电能质量的概念及特征 | 第21-22页 |
·电能质量的概念 | 第21页 |
·电能质量的特征 | 第21-22页 |
·电能质量问题分析 | 第22-24页 |
·常见电能质量问题及危害 | 第22-23页 |
·电网谐波问题分析 | 第23-24页 |
·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的应用及作用 | 第24-26页 |
·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应用 | 第25-26页 |
·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的作用 | 第26页 |
·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项目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28-44页 |
·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和形式 | 第28页 |
·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8-31页 |
·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第29-30页 |
·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31页 |
·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内涵分析 | 第31-38页 |
·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 第31-33页 |
·技术效益指标分析 | 第33-35页 |
·管理效益指标分析 | 第35-36页 |
·社会效益指标分析 | 第36-38页 |
·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38-43页 |
·主观赋权法 | 第38-40页 |
·客观赋权法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分析 | 第44-53页 |
·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思路 | 第44页 |
·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4-48页 |
·指标数据预处理 | 第44-46页 |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模型 | 第46-48页 |
·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应用分析 | 第48-52页 |
·指标基本数据 | 第48-49页 |
·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方法在电能质量同步补偿装置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中的应用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