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权力本质定位--以民营化为视角
|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 三、研究现状及评论 | 第10-12页 |
| 一、对民营化的分析 | 第12-21页 |
| (一) 民营化的源起背景 | 第12-14页 |
| 1. 新公共行政 | 第12-13页 |
| 2. “治理”对“统治”的代替 | 第13-14页 |
| (二) 民营化的概念分析 | 第14-19页 |
| 1. 从民营化的分类梳理民营化现象 | 第14-17页 |
| 2. 确定民营化概念的方法 | 第17-19页 |
| (三) 民营化对公共权力本质定位的拷问 | 第19-21页 |
| 二、公共权力本质定位 | 第21-38页 |
| (一) 权力的分析方法借鉴 | 第21-28页 |
| 1. 权力的基础:资源占有层面和目的层面 | 第22-24页 |
| 2. 权力中的几个角色 | 第24-25页 |
| 4. 权力运行 | 第25-28页 |
| 5. 小结 | 第28页 |
| (二) 公共权力本质分析 | 第28-38页 |
| 1. 公共权力中的“公共性” | 第28-32页 |
| 2. 公共权力行使目的 | 第32-33页 |
| 3. 公共权力的主体回归 | 第33-36页 |
| 4. 小结 | 第36-38页 |
| 三、从公共权力的运行看其对民营化拷问的回应 | 第38-47页 |
| (一) 公共权力的托付 | 第38-41页 |
| 1. 公共权力的托付基础 | 第38-39页 |
| 2. 公共权力托付的决定主体 | 第39页 |
| 3. 公共权力行使者的选择 | 第39-41页 |
| (二) 公共权力的运行 | 第41-47页 |
| 1. 公共权力行使者间关系的两个层面 | 第41页 |
| 2. 不同空间、层次的公共权力行使者间关系 | 第41-45页 |
| 3. 公共权力运行的效果检验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