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8页 |
ABSTRACT | 第18-2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2-52页 |
1.研究背景和文献回顾 | 第22-44页 |
·表面活性剂溶液与有序组合体的形成 | 第22-23页 |
·新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热点 | 第23-29页 |
·计算机模拟应用于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研究 | 第29-36页 |
·三次采油的研究现状 | 第36-39页 |
·两性表面活性剂磺基甜菜碱的性质及其应用 | 第39-44页 |
2.研究目的 | 第44-46页 |
3.论文内容概述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第二章 磺基甜菜碱DSB的合成、提纯与表征 | 第52-63页 |
1.前言 | 第52-54页 |
2.合成技术 | 第54-55页 |
3.试验方法 | 第55-56页 |
·合成原料 | 第55页 |
·分析试剂 | 第55页 |
·实验过程和分析 | 第55页 |
·纯化和表征方法 | 第55-56页 |
4.结果和讨论 | 第56-61页 |
·反应产物的核磁共振表征 | 第56-57页 |
·季胺化反应的研究 | 第57-61页 |
5.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第三章 DSB与十二烷基羧酸钠在混合胶束中相互作用 | 第63-75页 |
1 前言 | 第63-65页 |
2 实验和理论 | 第65-66页 |
·实验 | 第65-66页 |
·理论推导 | 第6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2页 |
·表面张力测定结果和表面吸附量的计算 | 第66-70页 |
·混合溶液的cmc值 | 第70-71页 |
·DSB/十二烷基羧酸钠在胶团中的相互作用 | 第71-72页 |
4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第四章 采用MARRINK模型模拟DSB在溶液中自发形成胶束 | 第75-91页 |
1 前言 | 第75-77页 |
2 基本理论 | 第77-79页 |
·Marrink模型 | 第77-79页 |
·Gromacs运行软件 | 第79页 |
3 模拟运行条件 | 第79-80页 |
4 结果和讨论 | 第80-89页 |
·轨迹分析 | 第80-82页 |
·胶束稳定性 | 第82-83页 |
·预聚结现象 | 第83-85页 |
·DSB/SAS混合胶束的模拟 | 第85-89页 |
5 结论 | 第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第五章 模拟体系中DSB胶束的结构和氯化钠离子的分布 | 第91-105页 |
1.前言 | 第91-92页 |
2.模型和方法 | 第92-94页 |
3.结果和讨论 | 第94-102页 |
·胶束的稳定存在 | 第94-95页 |
·胶束的大小和形状 | 第95-96页 |
·DSB胶束结构 | 第96-100页 |
·氯化钠和水分子的分布 | 第100-102页 |
4.结论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第六章 DSB提高羧酸盐驱油剂抗钙镁离子能力及机理研究 | 第105-123页 |
1.前言 | 第105-106页 |
2.实验部分 | 第106-109页 |
·主要仪器与样品 | 第106-107页 |
·实验方法与原理 | 第107-108页 |
·量子化学计算 | 第108-109页 |
3.结果与讨论 | 第109-120页 |
·实验测试结果 | 第109-114页 |
·量化计算结果 | 第114-116页 |
·DSB提高羧酸盐驱油体系抗钙镁离子能力机理研究 | 第116-120页 |
4.结论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3页 |
结束语 | 第123-125页 |
附录A:Marrink CG model的势函数参数文件 | 第125-130页 |
附录B:模拟DSB溶液的系统运行参数文件 | 第130-134页 |
附录C:模拟DSB/SAS溶液的系统运行参数文件 | 第134-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0-17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