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职院校生源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论 | 第7-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 第7页 |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源困境 | 第7-8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8-13页 |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界定 | 第8-10页 |
·生源与自然人口结构 | 第10-11页 |
·生源与文化观 | 第11页 |
·生源与政策 | 第11-12页 |
·生源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第1章 湖南高职院校生源的现状透析 | 第16-23页 |
·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第16-18页 |
·高职院校生源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18-23页 |
·湖南省部分高职院校生源的现状调查 | 第18-20页 |
·湖南高职院校生源的现状及其分析 | 第20-21页 |
·湖南高职院校生源情况综述 | 第21-23页 |
第2章 影响高职院校生源的因素分析 | 第23-44页 |
·人口发展状况对生源的影响 | 第23-25页 |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湖南人口文化程度状况 | 第24-25页 |
·政策对生源的影响 | 第25-31页 |
·湖南高职院校的招生制度 | 第25-27页 |
·就业准入制度和高等教育的证书制度 | 第27-30页 |
·湖南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政策 | 第30-31页 |
·传统文化观对高职院校生源的影响 | 第31-35页 |
·我国鄙视职业教育的传统文化观 | 第32页 |
·传统文化观对当今高职教育的消极影响 | 第32-35页 |
·湖南高职院校自身建设对其生源的影响 | 第35-44页 |
·定位不明确 | 第35-37页 |
·专业设置不合理 | 第37-39页 |
·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培养特色不鲜明 | 第39-41页 |
·缺乏竞争力 | 第41-44页 |
第3章 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吸引生源的经验启示 | 第44-50页 |
·政府发挥作用,积极引导 | 第44-45页 |
·企来和学校共同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 | 第45-46页 |
·重点抓好专业、教学建设,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 第46-50页 |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46-47页 |
·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47-48页 |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48页 |
·我国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48-50页 |
第4章 保障高职院校生源的建议对策 | 第50-67页 |
·转变观念,高职院校吸引生源的前提 | 第50-53页 |
·要广泛的宣传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观 | 第50-52页 |
·重点宣传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 | 第52页 |
·实事求是地宣传和介绍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状况 | 第52-53页 |
·完善政策,高职院校吸引生源的保障 | 第53-58页 |
·完善相关法律,做到依法治教 | 第53页 |
·改革高职教育的招生制度 | 第53-55页 |
·多渠道增加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 | 第55-56页 |
·严格执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 第56-57页 |
·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 第57页 |
·以积极的政策引导高职教育发展 | 第57-58页 |
·练好"内功",高职院校吸引生源的关键 | 第58-67页 |
·明确办学定位 | 第58-59页 |
·优化专业设置 | 第59-61页 |
·加强课程建设 | 第61-63页 |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 第63-64页 |
·走产学研培养模式,突出人才特色 | 第64-65页 |
·增强竞争意识 | 第65-67页 |
结束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