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1 导论 | 第9-18页 |
·问题提出 | 第9-12页 |
·理论背景 | 第9页 |
·实践背景 | 第9-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3页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35页 |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义和特点 | 第18-19页 |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义 | 第18-19页 |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特点 | 第19页 |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 | 第19-21页 |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感知规律 | 第21-24页 |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测量 | 第25-28页 |
·游客满意度的定义和相关理论 | 第28-30页 |
·游客满意度的定义 | 第28-29页 |
·游客满意度的相关理论 | 第29-30页 |
·游客推荐度、回游度的定义 | 第30-31页 |
·游客满意度、推荐度、回游度的测量 | 第31-32页 |
·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游客满意度、推荐度、回游度之间的关系 | 第32-35页 |
3 研究设计和变量测量 | 第35-43页 |
·研究变量的定义 | 第35页 |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义 | 第35页 |
·游客满意度的定义 | 第35页 |
·游客推荐度和游客回游度的定义 | 第35页 |
·问卷设计和变量的测量 | 第35-41页 |
·问卷设计 | 第35-37页 |
·变量测量 | 第37-41页 |
·问卷预调研 | 第41-42页 |
·数据收集 | 第42-43页 |
4 基于因子分析的模型构建和假说 | 第43-68页 |
·样本描述 | 第43-47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50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0-59页 |
·杭州市形象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0-57页 |
·游客满意度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7-58页 |
·游客推荐度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58-59页 |
·CITC和Cronbach’s α信度分析 | 第59-62页 |
·研究模型及其假设 | 第62-68页 |
·研究假设 | 第62-66页 |
·研究模型 | 第66-68页 |
5 假设检验与统计分析 | 第68-81页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检验 | 第68-76页 |
·模型的假设检验 | 第68-73页 |
·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与解释 | 第73-76页 |
·方差分析(ANOVA) | 第76-81页 |
·游客满意度、推荐度、回游度在游客性别方面的方差分析 | 第76-77页 |
·游客满意度、推荐度、回游度在游客年龄、职业、学历、收入、来杭方式、来杭次数、停留天数方面的方差分析 | 第77-81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1-92页 |
·研究结果讨论 | 第81-87页 |
·游客对杭州市形象各个方面的感知 | 第81-82页 |
·杭州市形象因子构成的讨论 | 第82-83页 |
·杭州市形象的构成因子与游客满意度关系的讨论 | 第83-84页 |
·杭州市形象的构成因子与游客推荐度关系的讨论 | 第84-85页 |
·杭州市形象的构成因子与游客回游度关系的讨论 | 第85-86页 |
·杭州市形象的不同构成因子对游客满意度、推荐度、回游度不同影响的讨论 | 第86-87页 |
·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 | 第87页 |
·研究结论 | 第87-88页 |
·本研究对杭州市形象塑造的启示和指导 | 第88-90页 |
·研究局限与建议 | 第90-92页 |
·研究局限 | 第90-91页 |
·后续研究建议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附录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和正态分布性 | 第98-100页 |
附录2 调查问卷 | 第100-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