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

中美工科物理教材比较

前言第1-12页
第一章 中美工科物理教材概况第12-21页
 1.1 大学物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第12-13页
 1.2 国内工科物理教材概况第13-17页
  1.2.1 物理基础扎实是中国大学生的鲜明优势第13页
  1.2.2 百花开放、百家争鸣是我国工科物理教材的现状第13-16页
  1.2.3 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第16-17页
 1.3 美国工科物理教材概况第17-21页
  1.3.1 美国的大学物理教育第17-18页
  1.3.2 美国工科物理教材的迥异风格第18-20页
  1.3.3 Hung D Young,《University Physics》第20-21页
第二章 中美两本教材的比较第21-60页
 2.1 体系方面的比较第21-25页
  2.1.1 两本书的结构体系对比图第21-22页
  2.1.2 两套书结构体系的比较第22-23页
  2.1.3 体系合理是程守洙第五版的特色第23-25页
 2.2 内容的比较第25-42页
  2.2.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学基础物理课程(UUFCP)第25页
  2.2.2 两本书内容的比较第25-40页
  2.2.3 总体印象方面的比较第40-42页
 2.3 论述方式的比较第42-47页
  2.3.1 语言艺术的比较第42-43页
  2.3.2 公式与定律的推导方式的比较第43-44页
  2.3.3 选用事例的比较第44-45页
  2.3.4 理论与实际结合情况的比较第45页
  2.3.5 用以阐述内容的图形方面的比较第45-47页
 2.4 例题、习题方面的比较第47-54页
  2.4.1 例题的比较第47-50页
  2.4.2 习题的比较第50-52页
  2.4.3 D.Young书习题的几个鲜明特色第52-54页
 2.5 关于包含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方面的比较第54-57页
  2.5.1 两书都较为注重引入现代物理知识第54-55页
  2.5.2 D.Young书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直觉第55-57页
 2.6 插图艺术的比较第57-60页
  2.6.1 作图技巧的比较第57-58页
  2.6.2 插图取材范围的比较第58-59页
  2.6.3 突出重点、难点的方式第59页
  2.6.4 所附插图数量方面的比较第59-60页
第三章 新世纪教材应具有新世纪特色第60-73页
 3.1 大学物理教材面临追加内容与学时不足的两难境地第60-61页
 3.2 物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第61-64页
  3.2.1 物理教材的编写应顺应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第61-62页
  3.2.2 物理教材的编写应符合教学原则第62-63页
  3.2.3 物理教材的编写要符合UUFCP教材体系的指导思想第63-64页
  3.2.4 物理教材的编写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第64页
 3.3 对于近代物理知识要尽量做到普通物理化第64-66页
 3.4 教材建设不应忽视习题更新第66-67页
 3.5 培养学生的物理直觉是物理教材的高层次追求第67-68页
 3.6 采用现代教育手段改进物理教学第68-73页
  3.6.1 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对传统的物理教育产生了影响第69页
  3.6.2 物理教育的现代化第69-70页
  3.6.3 采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物理教材第70-73页
结束语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附录1: 物理学重大理论发展示意图第76-77页
附录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学基础物理课程(UUFCP)第77-78页
附录3: D.Young《University Physics》第八版目录第78-86页
附录4: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区干旱随机模拟研究
下一篇:单粒子束装置的束品质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