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五官科论文--眼科论文

视疲宁片治疗视疲劳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引言第1-13页
临床研究第13-19页
 一、 临床资料第13-14页
  (一) 病例来源第13页
  (二) 病例选择标准第13-14页
  (三) 一般资料第14页
 二、 治疗方法第14页
 三、 观测指标第14页
  (一) 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服药后有无副反应第14页
  (二) 治疗前后眼部体征变化情况第14页
 四、 疗效标准第14-16页
  (一)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第14-15页
  (二)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第15-16页
 五、 统计学处理第16页
 六、 结果第16-19页
  (一) 疾病疗效结果第16页
  (二)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第16-17页
  (三) 治疗前后调节近点改变情况第17-18页
  (四) 治疗前后集合近点改变情况第18页
  (五) 治疗前后辐辏融合范围改变情况第18页
  (六) 安全性观察第18-19页
实验研究第19-25页
 一、 动物实验视疲宁片治疗脾虚大鼠的实验研究第19-22页
  (一) 材料与方法第19-20页
  (二) 结果及分析第20-22页
 二、 视疲宁片微量元素测定第22-25页
  (一) 材料与方法第22-23页
  (二) 结果第23-25页
讨论第25-35页
 一、 视疲劳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第25-27页
 二、 视疲劳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认识第27-28页
  (一) 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7-28页
  (二) 对本病治则治法的认识第28页
 三、 组方配伍及方义第28-30页
 四、 临床疗效及实验结果分析第30-35页
  (一) 临床症状分析第30页
  (二) 调节近点的观察第30页
  (三) 集合功能的观察第30-31页
  (四) 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第31-32页
  (五) 对白介素-2(IL-2)的作用第32-33页
  (六) 微量元素的分析第33-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附录第38-42页
 视疲劳的中医治疗研究近况第38-42页
  一、 病因病机研究第38页
  二、 中医论治研究第38-40页
   (一) 辨证分型论治第38-39页
   (二) 专方治疗第39-40页
   (三) 其他疗法第40页
  三、 结语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继发青光眼与玄府闭塞关系之初探
下一篇:针刺对MCAO大鼠脑功能恢复和ecNOS和P-GP表达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