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诗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张羽的生平 | 第12-18页 |
一、元末时期:壮志难酬逢乱世,诗酒酬唱著此生 | 第12-14页 |
二、明初时期:离丧连连在治世,忧郁惊惧度残年 | 第14-18页 |
第二章:张羽的思想探赜 | 第18-27页 |
一、潜伏于心的价值主流:儒家思想 | 第18-22页 |
1、元末明初儒家思想发展概述 | 第18-19页 |
2、张羽对儒家思想的接受与表现 | 第19-22页 |
二、自我抚慰的一剂良方:道家思想 | 第22-27页 |
1、元末明初道家思想发展概述 | 第22-23页 |
2、张羽对道家思想的接受和表现 | 第23-27页 |
第三章:张羽诗歌题材内容 | 第27-47页 |
一、题画诗 | 第27-33页 |
1、题画诗的概念及其发展情况 | 第27-28页 |
2、就画论画 | 第28-30页 |
3、由画论人 | 第30页 |
4、借画抒情 | 第30-33页 |
二、送别怀人诗 | 第33-38页 |
1、送别诗 | 第33-36页 |
2、怀人诗 | 第36-38页 |
三、咏史怀古诗 | 第38-43页 |
1、咏史怀古诗的发展情况及其概念界定 | 第39-40页 |
2、对自身命运、个人价值的关注 | 第40-41页 |
3、评判历史人物、事件和兴叹历史、局势 | 第41-43页 |
四、其他诗歌题材内容 | 第43-47页 |
1、伤时悯农诗 | 第43-45页 |
2、纪游写景诗 | 第45-47页 |
第四章:张羽的诗歌艺术风格论 | 第47-62页 |
一、沉郁的艺术风格 | 第47-52页 |
1、反映国运民生的沉郁内容 | 第48-49页 |
2、情感表达的含蓄蕴藉 | 第49-51页 |
3、忧愤深痛的情感寄托 | 第51-52页 |
二、质直情真的艺术风格 | 第52-58页 |
1、描写对象的生活化 | 第53-54页 |
2、白描表现手法的运用 | 第54-56页 |
3、情感表达的真挚自然 | 第56-58页 |
三、张羽诗风的影响 | 第58-62页 |
1、元末纤秾缛丽诗风盛行 | 第58-60页 |
2、参与矫正的努力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