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一、政府主导招商引资的动因分析 | 第13-16页 |
(一) 招商引资的概念和内涵 | 第13-14页 |
(二) 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原因 | 第14页 |
1. 中央和地方间的税收分配制度带来的地方建设压力 | 第14页 |
2. 弥补地方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 | 第14页 |
3. 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 第14页 |
(三)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意义 | 第14-16页 |
二、政府主导招商引资存在的职能定位问题 | 第16-24页 |
(一) 政府主导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分析 | 第16-17页 |
(二) 政府主导招商引资的消极性分析 | 第17-19页 |
1. 经济方面的问题 | 第17-18页 |
2. 政治方面的弊端 | 第18-19页 |
(三) 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职能异化的表现 | 第19-20页 |
1. 政府管理的越位 | 第19-20页 |
2. 政府监管的错位 | 第20页 |
3. 政府支持与服务职能缺位 | 第20页 |
(四) 招商引资中地方政府职能异化的原因 | 第20-24页 |
1. 现行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不合理 | 第20-22页 |
2. 理性经济人—自利性的欲望 | 第22页 |
3. 对“隐性政绩”缺少激励措施 | 第22页 |
4. 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22-23页 |
5. 计划经济体制产生的行为惯性 | 第23页 |
6. 中介组织发育不完全 | 第23页 |
7. 转型经济中的体制性因素 | 第23-24页 |
三、招商引资中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 | 第24-31页 |
(一) 招商引资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 第24页 |
(二)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的措施 | 第24-25页 |
(三) 招商引资中政府职能合理定位的路径选择 | 第25-31页 |
1. 上级政府改变对下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标准 | 第26页 |
2. 转变招商引资的主体,向中介招商过度 | 第26页 |
3. 维护和谐的市场秩序,制定合理的政策 | 第26-27页 |
4. 营造和谐的投资环境 | 第27-29页 |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供给充足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