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缙云山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2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对森林水文生态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森林水文生态作用的研究内容 | 第12-21页 |
·林冠层的水文生态作用 | 第12-14页 |
·枯落物层水文生态作用 | 第14-16页 |
·林地土壤层水文生态作用 | 第16-17页 |
·林地蒸发散对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影响 | 第17页 |
·森林植被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研究 | 第17-21页 |
·森林对产流机制的影响研究 | 第18页 |
·森林对产流量的影响研究 | 第18-19页 |
·影响产流因素的研究 | 第19-20页 |
·径流形成机制研究方法的研究 | 第20-21页 |
·森林水文生态效益研究 | 第21-24页 |
2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第24-30页 |
·地质地貌 | 第24-25页 |
·气候特征 | 第25页 |
·水文特征 | 第25页 |
·土壤特征 | 第25-27页 |
·植被特征 | 第27-30页 |
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0-35页 |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4页 |
·试验区仪器设备 | 第31页 |
·气象仪器设备 | 第31页 |
·径流自动记录仪 | 第31页 |
·试验观察场 | 第31-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4页 |
·典型森林群落特征调查 | 第32页 |
·枯落物层 | 第32页 |
·土壤剖面特征和根系 | 第32页 |
·林冠截留测定 | 第32-33页 |
·枯落物持水过程和最大持水量测定 | 第33页 |
·土壤层水文机理测定 | 第33页 |
·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数据采集 | 第33-34页 |
·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4 森林植被冠层与枯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 第35-62页 |
·重庆缙云山降雨特性因子分析 | 第35-40页 |
·降雨的年际分布 | 第35-38页 |
·降雨的年内分布 | 第38-39页 |
·暴雨特性分析 | 第39-40页 |
·森林植被冠层水文生态作用 | 第40-46页 |
·林冠截留率的研究 | 第41-42页 |
·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 | 第42-44页 |
·林内降雨量与降雨量的关系 | 第44-45页 |
·林冠最大容水量 | 第45-46页 |
·森林枯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 | 第46-62页 |
·重庆缙云山枯落物储量情况 | 第46-47页 |
·不同森林类型典型林分枯落物持水过程研究 | 第47-54页 |
·不同森林类型典型林分枯落物持水量研究 | 第54-60页 |
·枯落物持水能力研究 | 第60-62页 |
5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 第62-91页 |
·土壤水分基本物理性状 | 第62-64页 |
·不同森林类型典型林分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 第64-69页 |
·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不同年份土壤水分月动态变化 | 第64-66页 |
·土壤水分年变化的拟合模型 | 第66页 |
·影响土壤水分动态的因素分析 | 第66-69页 |
·土壤水分特性曲线 | 第69-71页 |
·林地土壤水分入渗 | 第71-88页 |
·不同森林类型典型林分的入渗特征 | 第72-74页 |
·不同森林类型典型林分土壤入渗过程 | 第74-88页 |
·入渗模型的选择 | 第74-77页 |
·不同森林类型典型林分入渗参数特征分析 | 第77-78页 |
·不同森林类型典型林分土壤入渗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78-88页 |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涵蓄水分能力 | 第88-91页 |
·土壤有效含水量 | 第88-89页 |
·林地土壤蓄水能力 | 第89-91页 |
6 不同森林类型产流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第91-107页 |
·重庆缙云山坡面径流特性分析 | 第91-96页 |
·年地表径流 | 第91-93页 |
·多场典型降雨的径流分析 | 第93-95页 |
·单场典型降雨径流过程分析 | 第95-96页 |
·不同植被类型壤中流特性分析 | 第96-100页 |
·坡面产流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100-107页 |
·降雨因子对坡面产流的影响 | 第100-104页 |
·地被物与土壤物理性质对坡面产流的影响分析 | 第104-107页 |
7 缙云山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 第107-120页 |
·水文生态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07-111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107页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107-111页 |
·单项评价指标 | 第108-109页 |
·综合评价指标 | 第109-111页 |
·不同森林类型水文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 第111-115页 |
·评价方法简介 | 第111-112页 |
·不同森林类型水文生态评价具体步骤 | 第112-114页 |
·评价结果 | 第114-115页 |
·重庆缙云山地区森林水文生态功能效益评价 | 第115-120页 |
·不同森林类型林冠层水文生态功能定量评价 | 第115-116页 |
·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层的水文生态功能 | 第116页 |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层的水文生态功能 | 第116-118页 |
·不同森林类型水文生态功能效益计量评价 | 第118-120页 |
8 结论与建议 | 第120-123页 |
·结论 | 第120-121页 |
·建议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6页 |
个人简介 | 第136-137页 |
导师简介 | 第137-139页 |
成果目录清单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