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华南虎行为学及其潜在栖息地的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引言 | 第7-15页 |
| ·华南虎现状 | 第7-9页 |
| ·野生虎在我国的生存状况 | 第7-8页 |
| ·野外栖息地现状 | 第8页 |
| ·圈养种群现状 | 第8-9页 |
| ·行为学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行为编码系统 | 第9-10页 |
| ·虎的行为学研究进展 | 第10页 |
| ·华南虎的野化与重引入 | 第10-15页 |
| ·野生动物的重引入 | 第10-12页 |
| ·地理信息系统在栖息地评价上的应用 | 第12-15页 |
| 2 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 | 第15-21页 |
| ·研究地点概况 | 第15-17页 |
|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15-16页 |
| ·梅花山中国虎园概况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 ·行为观察方法 | 第17-18页 |
| ·野外栖息地适宜性分析 | 第18-21页 |
| 3 散养条件下华南虎PAE行为谱的构建 | 第21-31页 |
| ·研究结果 | 第21-24页 |
| ·讨论 | 第24-31页 |
| 4 散养条件下华南虎不同年龄组行为节律的比较 | 第31-39页 |
| ·研究结果 | 第31-37页 |
| ·散养条件下华南虎行为谱 | 第31页 |
| ·年龄组间行为时间分配的比较 | 第31-33页 |
| ·不同年龄组各种行为的日节律变化 | 第33-36页 |
| ·年龄组间刻板行为的比较 | 第36-37页 |
| ·讨论 | 第37-39页 |
| 5 中国的潜在虎栖息地评价 | 第39-59页 |
| ·数据处理 | 第39-52页 |
| ·土地覆盖分析与结果 | 第40-45页 |
| ·人类活动分析与结果 | 第45-47页 |
| ·华南地区的地形适宜性分析与结果 | 第47-50页 |
| ·栖息地的面积适宜性分析 | 第50-52页 |
| ·讨论 | 第52-59页 |
| ·华南地区 | 第53-56页 |
| ·秦巴山系-大别山地区 | 第56-57页 |
| ·东北与西南区 | 第57-59页 |
| 6 结论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 作者简介 | 第69-71页 |
| 导师简介 | 第71-73页 |
| 成果清单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