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水质监测论文

苏州市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7页
   ·引言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研究概述第12-15页
     ·环境承载力第12页
     ·总量控制第12-15页
   ·研究内容、逻辑结构第15-17页
2 研究区域概况第17-24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17-22页
     ·地理位置第17页
     ·地质地貌第17-19页
     ·水文条件第19页
     ·气象条件第19-20页
     ·自然资源第20-22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22-24页
     ·人口第22页
     ·经济发展第22页
     ·产业结构第22页
     ·城市建设第22-24页
3 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第24-37页
   ·污染物调查第24-25页
     ·工业企业污染源第24页
     ·城镇生活污染源第24-25页
   ·区域水环境现状评价及分析第25-36页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第28页
     ·集中饮用水源水质监测与评价第28-31页
     ·主要湖泊水质监测与评价第31-33页
     ·国家重点流域水质监测与评价第33-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预测第37-47页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方法第37-38页
     ·人口发展预测第37页
     ·经济发展预测第37-38页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预测方法第38-41页
     ·工业企业化学需氧量预测方法第38-40页
     ·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预测方法第40-41页
   ·预测结果分析第41-46页
     ·人口发展预测结果第41-42页
     ·经济发展预测结果第42-43页
     ·化学需氧量排放预测结果第43-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5 化学需氧量容量测算及总量控制研究第47-65页
   ·化学需氧量容量测算第47-50页
     ·现有的容量测算方法第47-48页
     ·容量测算影响因素第48-49页
     ·容量测算模型的选择第49页
     ·化学需氧量容量测算的结果第49-50页
   ·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目标第50页
   ·化学需氧量总量负荷分配第50-57页
     ·总量负荷分配方法第50-51页
     ·基尼系数第51-52页
     ·计算结果第52-57页
   ·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可达性分析第57-59页
     ·库兹涅茨曲线第57-59页
     ·化学需氧量排放预测结果第59页
   ·化学需氧量总量削减第59-64页
     ·工程削减第60页
     ·结构削减第60-62页
     ·管理削减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6 化学需氧量容量总量行业优化分配模型第65-77页
   ·行业水环境经济综合指数的概念和确定方法第65-68页
     ·行业水环境经济综合指数的概念第65-66页
     ·人工神经网络法确定行业水环境经济综合指数第66-68页
   ·化学需氧量容量总量行业优化分配模型第68-70页
     ·模型设计第68-69页
     ·模型结构第69-70页
   ·模型所需系数及边界条件确定第70-74页
     ·模型所需参数第71-73页
     ·行业水环境经济综合指数第73-74页
     ·其他边界条件第74页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第74-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7-80页
   ·结论第77-78页
   ·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个人简介第84-85页
导师简介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2DR动态安全模型的SHTERM产品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报媒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