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降压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9页 |
| 1 高血压的定义 | 第10页 |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3 国内外治疗高血压症的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 ·西药治疗 | 第11-13页 |
| ·中医药治疗 | 第13-18页 |
| ·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 | 第13-16页 |
| ·降压复方 | 第16-18页 |
| ·评价与展望 | 第18页 |
| ·基因治疗 | 第18页 |
| ·运动治疗 | 第18-19页 |
| 4 处方中主要药物的研究概况 | 第19-25页 |
| ·钩藤 | 第19-20页 |
| ·来源产地 | 第19页 |
| ·化学成分 | 第19-20页 |
| ·药理作用 | 第20页 |
| ·临床应用 | 第20页 |
| ·葛根 | 第20-22页 |
| ·来源产地 | 第20-21页 |
| ·化学成分 | 第21页 |
| ·药理作用 | 第21-22页 |
| ·临床应用 | 第22页 |
| ·黄芩 | 第22-25页 |
| ·来源产地 | 第22页 |
| ·化学成分 | 第22-23页 |
| ·药理作用 | 第23-24页 |
| ·临床应用 | 第24-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29页 |
| 第二章 制备工艺研究 | 第29-57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 ·仪器 | 第29页 |
| ·药品和试剂 | 第29页 |
| 2 处方组成 | 第29页 |
| 3 剂型选择 | 第29-30页 |
| 4 制剂工艺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30-31页 |
| 5 工艺流程图 | 第31-32页 |
| 6 工艺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32-36页 |
| ·钩藤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32页 |
| ·葛根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32-34页 |
| ·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34页 |
| ·黄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34-36页 |
| 7 提取工艺研究 | 第36-54页 |
| ·钩藤提取工艺研究 | 第36-39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6页 |
| ·提取工艺和正交试验结果 | 第36-38页 |
| ·钩藤提取物鉴别试验 | 第38页 |
| ·验证试验及结论 | 第38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8-39页 |
| ·葛根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39-48页 |
| ·提取方法比较 | 第39-40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40-41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41-42页 |
| ·提取工艺和正交试验结果 | 第42-44页 |
| ·验证实验及结论 | 第44页 |
| ·葛根总黄酮的精制 | 第44-48页 |
| ·小节与讨论 | 第48页 |
| ·黄芩提取工艺研究 | 第48-54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48-49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49-50页 |
| ·提取工艺和正交试验结果 | 第50-51页 |
| ·验证实验及结论 | 第51-52页 |
| ·黄芩总黄酮的精制 | 第52-53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53-54页 |
| 8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 第54-55页 |
| ·辅料成分的选择 | 第54页 |
| ·最佳制剂成型工艺 | 第54-55页 |
| ·浸膏与辅料的比例 | 第54页 |
| ·乙醇浓度的选择 | 第54-55页 |
| ·干燥时间的选择 | 第55页 |
| ·结论 | 第55页 |
| 9 工艺确定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 第三章 质量标准研究 | 第57-74页 |
| 1 仪器和试剂 | 第57页 |
| ·仪器 | 第57页 |
| ·药品及试剂 | 第57页 |
| 2 原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57-58页 |
| ·钩藤 | 第57页 |
| ·葛根 | 第57-58页 |
| ·黄芩 | 第58页 |
| 3 辅料糊精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58页 |
| 4 药品成品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58-69页 |
| ·名称 | 第58页 |
| ·处方 | 第58页 |
| ·性状 | 第58页 |
| ·检查 | 第58-61页 |
| ·常规性检查 | 第58-60页 |
| ·重金属检查 | 第60页 |
| ·砷盐检查 | 第60-61页 |
| ·药品说明 | 第61页 |
| ·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 第61-64页 |
| ·钩藤 | 第61-62页 |
| ·黄芩 | 第62-63页 |
| ·葛根 | 第63-64页 |
| ·HPLC定量测定降压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 | 第64-69页 |
| ·色谱条件 | 第64页 |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64页 |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64-65页 |
| ·系统适用性试验 | 第65-66页 |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66页 |
| ·精密度考察 | 第66-67页 |
| ·稳定性试验 | 第67页 |
| ·重复性试验 | 第67-68页 |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68-69页 |
| ·样品含量测定试验 | 第69页 |
| ·讨论 | 第69页 |
| 5 初步稳定性实验研究 | 第69-73页 |
| ·实验研究的依据与方法 | 第69页 |
| ·实验研究的结果 | 第69-73页 |
| 6 小结与讨论 | 第73-74页 |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