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马铃薯中心新品种在云南的推广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基本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创新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意义 | 第19-25页 |
| ·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 第19-20页 |
| ·健康食品的重要来源 | 第20-21页 |
| ·加工增值的巨大潜力 | 第21-23页 |
| ·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 第23-24页 |
| ·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世界及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概况 | 第25-35页 |
|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第25-28页 |
| ·面积 | 第25-26页 |
| ·产量 | 第26-27页 |
| ·单产 | 第27-28页 |
| ·消费 | 第28页 |
| ·贸易 | 第28页 |
|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概况 | 第28-32页 |
| ·面积 | 第29页 |
| ·总产 | 第29-30页 |
| ·单产 | 第30-31页 |
| ·消费 | 第31页 |
| ·贸易 | 第31-32页 |
|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 第32-34页 |
| ·原料生产总量大与加工型品种供给严重不足 | 第32-33页 |
| ·新品种产量潜力高与大面积生产产量水平低 | 第33页 |
| ·快餐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加工产业的缓慢增长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 第35-50页 |
| ·云南马铃薯栽培历史及产业发展现状 | 第35-45页 |
| ·云南马铃薯栽培演化历史 | 第35-36页 |
| ·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第36-45页 |
| ·云南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与特色 | 第45-47页 |
| ·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 | 第45-46页 |
| ·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 | 第46-47页 |
| ·较大的原料生产规模 | 第47页 |
| ·较强的科技支撑条件 | 第47页 |
| ·蓬勃发展的加工产业 | 第47页 |
| ·云南马铃薯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 ·良种繁育体系比较薄弱 | 第47-48页 |
| ·马铃薯产业化水平仍较低 | 第48页 |
| ·技术推广需进一步提高 | 第48页 |
|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优质品种“合作88”产业开发实证研究 | 第50-60页 |
| ·合作88 种植现状 | 第50-51页 |
| ·品种选育 | 第50页 |
| ·推广过程 | 第50-51页 |
| ·合作88 调研概况 | 第51-53页 |
| ·农户背景 | 第52页 |
| ·品种结构 | 第52-53页 |
| ·种薯来源 | 第53页 |
| ·合作88 种植特性分析 | 第53-56页 |
| ·优势分析 | 第53-54页 |
| ·劣势分析 | 第54-55页 |
| ·合作88 种植结构分析 | 第55-56页 |
| ·合作88 种植绩效分析 | 第56-59页 |
| ·利用情况 | 第56页 |
| ·合作88 与其它品种的种植绩效比较分析 | 第56-58页 |
| ·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推动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60-64页 |
| ·重视优质专用品种推广 | 第60-61页 |
| ·加快专用型品种的示范和推广 | 第60页 |
| ·建立马铃薯种薯生产供应体系 | 第60-61页 |
| ·建立优质商品薯生产基地 | 第61页 |
| ·完善脱毒种薯生产体系 | 第61页 |
| ·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 第61-62页 |
| ·建立马铃薯产业价值链 | 第62页 |
| ·建立对外开放交流平台 | 第62-63页 |
|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扶持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附录 | 第68-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作者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