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奶牛乳房炎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奶牛乳房炎分类 | 第12-13页 |
·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学特点 | 第13页 |
·乳房炎病原菌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乳房炎的临床症状 | 第14页 |
·乳房炎的诊断 | 第14-16页 |
·乳房炎的治疗 | 第16页 |
·影响奶牛乳房炎抗性的遗传因素与乳房炎抗病育种 | 第16-17页 |
·功能基因组学及其应用 | 第17-20页 |
·功能基因组学主要研究技术概述 | 第17-18页 |
·奶牛乳房炎相关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 第18-20页 |
·比较基因组学及其应用 | 第20-22页 |
·种间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第20-21页 |
·序列比对的工具与策略 | 第21-22页 |
·β-防御素(β-defensin) | 第22-28页 |
·来源与分布 | 第22-23页 |
·分子结构特征 | 第23页 |
·进化关系 | 第23-24页 |
·表达调控 | 第24页 |
·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 | 第24-28页 |
·应用前景 | 第28页 |
·AHCY 基因和 MPIF-1 基因的筛选 | 第28-29页 |
·AHCY 基因 | 第28页 |
·MPIF-1 基因 | 第28-29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9-30页 |
第二章 牛β-防御素基因的克隆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第30-43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3页 |
·实验动物的来源及采集方法 | 第3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试剂配制 | 第31-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8页 |
·牛血液白细胞总RNA 的提取 | 第33页 |
·总RNA 的纯化 | 第33-34页 |
·反转录 | 第34页 |
·cDNA 第一链的检测 | 第34-35页 |
·牛β-防御素基因的PCR 扩增及扩增产物的琼脂糖电泳 | 第35页 |
·牛β-防御素基因扩增产物的回收 | 第35-36页 |
·牛β-防御素BNBD5/pMD19-T 克隆质粒的构建 | 第36页 |
·牛β-防御素BNBD5/pMD19-T 质粒的制备 | 第36-37页 |
·牛β-防御素BNBD5/pMD19-T 的检测 | 第37-38页 |
·实验结果 | 第38-39页 |
·牛血液白细胞总RNA | 第38页 |
·反转录检测 | 第38页 |
·牛β-防御素BNBD5 扩增产物 | 第38页 |
·牛β-防御素BNBD5/pMD19-T 质粒提取图 | 第38-39页 |
·牛β-防御素BNBD5/pMD19-T 质粒测序结果 | 第39页 |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第39-43页 |
·序列比对 | 第39-41页 |
·结构域分析 | 第41-42页 |
·蛋白质3-D 结构预测 | 第42-43页 |
第三章 AHCY 基因和MPIF-1 基因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第43-51页 |
·AHCY 基因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第43-49页 |
·序列比对 | 第43-45页 |
·结构域分析 | 第45-48页 |
·蛋白质3-D 结构预测 | 第48-49页 |
·MPIF-1 基因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第49-51页 |
·序列比对 | 第49-50页 |
·结构域分析 | 第50页 |
·蛋白质3-D 结构预测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1-55页 |
·牛β-防御素基因在乳房炎抗性中的作用 | 第51-52页 |
·牛β-防御素蛋白序列比对及结构分析 | 第52页 |
·牛β-防御素蛋白3D 结构分析 | 第52-53页 |
·AHCY 蛋白序列比对及结构分析 | 第53页 |
·MPIF-1 蛋白序列比对及结构分析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 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