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证据与事实推理要论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 事实推理的原理与方法第11-22页
 一、方法的界定第11-15页
 二、方法的种类第15-18页
 三、方法的性质第18-22页
第一章 作为事实推理目的的事实第22-44页
 一、事实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第22-31页
  (一) 事实的本质第22-25页
  (二) 事实的表现形式第25-31页
 二、事实的结构与所谓事实问题第31-36页
  (一) 事实与命题第31-33页
  (二) 事实的表达式第33-34页
  (三) 事实问题:作为知识领域的一部分第34-36页
 三、事实推理中的事实第36-44页
  (一) 案件事实形成的一般过程及特征第36-39页
  (二) 事实模型:事实推理的参照系第39-40页
  (三) 事实与法律交织的复杂性第40-44页
第二章 作为事实推理素材的证据第44-75页
 一、证据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第44-61页
  (一) 证据的本质第44-57页
  (二) 证据的表现形式第57-61页
 二、证据的结构与体系第61-68页
  (一) 证据与事实信息第61-62页
  (二) 证据的表达式第62-67页
  (三) 证据与事实的关系结构第67-68页
 三、事实推理中的证据第68-75页
  (一) 案件证据形成的一般过程及特征第68-70页
  (二) 证据链条:事实推理的网络图第70-72页
  (三) 证据与事实交织的复杂性第72-75页
第三章 事实推理的规范之维——证据的价值推导第75-101页
 一、价值推导的基本问题第75-82页
  (一) 价值推导的基本原理第75-77页
  (二) 价值推导的基本范畴第77-82页
 二、价值推导方法论第82-91页
  (一) 位阶排序法:原理与不足第82-85页
  (二) 价值转化法:让事实说话第85-86页
  (三) 价值修正法:基于原始意义的单调性第86-89页
  (四) 动态权衡法: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第89-91页
 三、证据与证据能力的价值结构分析第91-101页
  (一) 价值结构论的基本主张及其实质第91-95页
  (二) 证据能力的基本价值构成第95-98页
  (三) 证据能力的价值推导实践第98-101页
第四章 事实推理的逻辑之维——证据的形式推导第101-131页
 一、形式推导的基本问题第101-109页
  (一) 形式推导的基本原理第101-103页
  (二) 形式推导的基本对象第103-106页
  (三) 证明力基本构成的逻辑分析第106-109页
 二、形式推导方法论第109-124页
  (一) 形式逻辑基本推导法:经典的替罪羊第109-114页
  (二) 贝叶斯归纳逻辑推导法:似非而是的蜃气楼第114-120页
  (三) 因纳斯条件分析法:在"虚"与"实"之间第120-124页
 三、形式推导方法的形式化问题第124-131页
  (一) 形式推导系统及其环境第124-127页
  (二) 形式推导方法的形式化第127-131页
第五章 事实推理的基准之维——证据的实践推导第131-160页
 一、实践推导的基本问题第131-139页
  (一) 实践推导的基本原理第131-134页
  (二) 实践推导的基本对象第134-139页
 二、诉讼真实观与实践理想推导第139-152页
  (一) 真实观的一般原理第139-143页
  (二) 诉讼真实观的类型化解读第143-146页
  (三) 诉讼真实观的实践推导第146-152页
 三、证明标准与实践标准推导第152-160页
  (一) 证明标准的关键术语解读第152-154页
  (二) 证明标准的类型化解读第154-157页
  (三) 证明标准的实践推导第157-160页
余论 事实推理的综合性第160-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2页
后记第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话语分析视角看中日媒体有关“有毒水饺”事件报道
下一篇:测土施肥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实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