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屏障控制重金属活动的生物地球化学机理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图件目录 | 第9-11页 |
| 表格目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还原屏障的概念及其控制金属污染物迁移的基本模式 | 第12-13页 |
| ·还原屏障的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4-16页 |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40页 |
| ·污泥的基本性质及资源化利用现状 | 第16-19页 |
| ·污泥的分类 | 第16页 |
| ·污泥的性质 | 第16-17页 |
| ·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现状 | 第17-19页 |
| ·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置与包封屏障 | 第19-30页 |
| ·固体废弃物的卫生填埋 | 第19-20页 |
| ·卫生填埋场的组成 | 第19-20页 |
| ·填埋场气体 | 第20-22页 |
| ·填埋场气体的产生 | 第20-22页 |
| ·填埋场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 第22页 |
| ·垃圾渗滤液 | 第22-26页 |
|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和组成 | 第22-23页 |
|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 | 第23页 |
| ·垃圾渗滤液污染国外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 ·垃圾渗滤液污染国内研究现状 | 第26页 |
| ·废弃物包封屏障系统的设计与发展趋势 | 第26-30页 |
| ·底部衬垫系统 | 第27-28页 |
| ·污染物阻隔屏障 | 第28-29页 |
| ·废弃物包封屏障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 ·垃圾填埋场中重金属的自然衰减 | 第30-38页 |
| ·影响重金属衰减的机制 | 第30-32页 |
| ·Fe还原在重金属衰减过程中的作用 | 第32-35页 |
| ·硫的还原在重金属衰减中的作用 | 第35-37页 |
| ·氧化还原反应对重金属活动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土-水体系中微生物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 | 第40-51页 |
| ·微生物在地下环境中的作用 | 第40-42页 |
| ·地下环境中微生物的代谢机理 | 第40-41页 |
| ·微生物活动对地下环境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土-水体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 第42-47页 |
| ·氧化还原反应 | 第42页 |
| ·土的氧化还原状态特征 | 第42-43页 |
| ·微生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 第43-44页 |
| ·氧化还原电位的校准和测定 | 第44-47页 |
| ·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导致的污染羽分带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还原屏障控制重金属活动的机理试验 | 第51-78页 |
| ·背景 | 第51页 |
| ·试验设计 | 第51-52页 |
| ·试验仪器和试剂 | 第52-53页 |
| ·试验仪器 | 第52-53页 |
| ·试剂 | 第53页 |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53-59页 |
| ·污泥取样 | 第53-54页 |
| ·污泥预处理及基本性质测定 | 第54页 |
| ·试验方法 | 第54-59页 |
| ·改良的批式吸附试验 | 第55-58页 |
| ·阴阳离子浓度的测定 | 第58-59页 |
| ·试验结果和分析 | 第59-74页 |
| ·好氧试验 | 第59-65页 |
| ·厌氧试验 | 第65-69页 |
| ·深度还原试验 | 第69-72页 |
| ·主导氧化还原反应 | 第72-74页 |
| ·实际潜在意义 | 第74-75页 |
| ·还原屏障的工作机理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 ·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