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8页 |
1.内生真菌研究概况 | 第7-10页 |
·药用植物的内生真菌 | 第7-8页 |
·药用真菌 | 第8-10页 |
2.石斛及其内生真菌 | 第10-16页 |
·石斛内生真菌的研究概况 | 第11页 |
·药用石斛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3.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石斛内生炭角菌的分离鉴定及活性成分初步研究 | 第18-39页 |
1 材料 | 第18-19页 |
·样品来源 | 第18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8-19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19页 |
2.方法 | 第19-30页 |
·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 第19-20页 |
·内生炭角菌的形态学鉴定 | 第20-22页 |
·内生炭角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22-27页 |
·内生炭角菌活性成分研究 | 第27-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8页 |
·石斛内生真菌分离结果 | 第30-31页 |
·内生炭角菌的筛选结果 | 第31页 |
·子实体的产生及鉴定 | 第31-32页 |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第32-35页 |
·内生炭角菌活性成分初步测定 | 第35-38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产β—谷甾醇的流苏石斛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 第39-48页 |
1 材料 | 第39-40页 |
·材料来源 | 第3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9-40页 |
·试剂 | 第40页 |
2 方法 | 第40-41页 |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40页 |
·实验材料的培养及预处理 | 第40页 |
·色谱分析条件 | 第40页 |
·产β—谷甾醇内生真菌的鉴定 | 第40-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β—谷甾醇的定性与定量 | 第41页 |
·样品的HPLC检测图谱与分析 | 第41-44页 |
·产β—谷甾醇的流苏石斛内生真菌的鉴定 | 第44-46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多年生(金钗)石斛基因组提取方法的优化 | 第48-55页 |
1 材料 | 第48-49页 |
·样品来源 | 第48-49页 |
·仪器及试剂 | 第49页 |
2 方法 | 第49-51页 |
·提取流程的优化 | 第49-51页 |
·DNA纯度及含量的检测 | 第51页 |
·RAPD-PCR检测 | 第5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DNA定量 | 第51-52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第52-53页 |
·RAPD-PCR结果 | 第53-54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附录 | 第63页 |
图版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