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漏电保护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矿井供电系统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重要性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任务 | 第10-12页 |
| 2 常用漏电保护器及漏电理论分析 | 第12-36页 |
| ·漏电保护器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 第12-16页 |
| ·漏电保护器的主要类型 | 第16-18页 |
| ·漏电保护国家标准及其性能参数 | 第18-23页 |
| ·漏电保护器的国家标准 | 第18-19页 |
| ·漏电保护器的性能参数 | 第19-21页 |
| ·智能化的漏电保护器设计要求 | 第21-23页 |
| ·矿井电网的漏电原理分析 | 第23-29页 |
| ·漏电保护动作原理 | 第25-26页 |
| ·单相漏电故障时的零序电压 | 第26-28页 |
| ·单相漏电故障时的零序电流 | 第28-29页 |
| ·漏电电流 | 第29页 |
| ·选择性漏电保护原理 | 第29-35页 |
| ·零序电流幅值比较法 | 第30页 |
| ·比幅比相法 | 第30页 |
| ·附加直流电源法 | 第30-32页 |
| ·零序功率方向法 | 第32-35页 |
| ·本文所采用的选择性漏电保护方法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3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36-56页 |
| ·总体硬件设计 | 第36-38页 |
| ·采样电路 | 第38-39页 |
| ·信号调理电路 | 第39-42页 |
| ·零序方向性判别电路 | 第42-43页 |
| ·DSP 处理 | 第43-51页 |
| ·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 | 第51-53页 |
| ·光纤传输 | 第53-54页 |
| ·液晶显示与键盘电路 | 第54-55页 |
| ·供电部分 | 第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4 选择性漏电装置的软件设计 | 第56-66页 |
| ·软件设计原则 | 第56-57页 |
| ·程序的总体设计 | 第56页 |
| ·程序的编制 | 第56页 |
| ·程序的检查和修改 | 第56页 |
| ·程序的调试 | 第56-57页 |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57-58页 |
| ·MPLAB 集成开发环境(IDE) | 第57页 |
| ·程序调试 | 第57-58页 |
| ·系统的调试和测试 | 第58-59页 |
| ·交流信号的采样算法分析 | 第59-60页 |
| ·软件设计方案 | 第60-65页 |
| ·程序构成 | 第60-61页 |
| ·主程序模块 | 第61-62页 |
| ·选线模块 | 第62页 |
| ·初始化与自检模块 | 第62-63页 |
| ·额定参数检测计算模块 | 第63页 |
| ·电压检测模块 | 第63-64页 |
| ·绝缘电阻检测模块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5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抗干扰设计与实验结果 | 第66-72页 |
| ·干扰源及危害 | 第66-67页 |
|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硬件的抗干扰设计 | 第67-68页 |
| ·电源的抗干扰 | 第67页 |
| ·印刷板的抗干扰 | 第67-68页 |
| ·信号传输通道的抗干扰 | 第68页 |
| ·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68-70页 |
| ·零序方向性判别实验 | 第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6 结论 | 第72-73页 |
| ·总结 | 第72页 |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 附录 | 第76-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