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近沙尘源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季节变化及其统计学描述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气溶胶及其效应第9-12页
     ·气溶胶概述第9-10页
     ·气溶胶的效应第10-12页
   ·气溶胶光学特性的研究现状第12-16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观测仪器及其标定第18-24页
   ·观测仪器及其观测原理第18-19页
   ·立体观测角的确定第19-20页
   ·仪器定标第20-22页
     ·Langley法及改进的Langley法定标第20-22页
     ·绝对定标第22页
     ·误差分析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反演方法第24-35页
   ·气溶胶光学特性反演模式介绍第24-31页
     ·"SKYRAD"模式概述第24-26页
     ·"SKYRAD"模式的辐射传输方案(RTE)第26-29页
     ·"SKYRAD"模式的反演方案第29-31页
   ·气溶胶波长指数第31-32页
   ·云的检测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统计学描述第35-51页
   ·观测站点及数据资料第35页
   ·气溶胶光学厚度和波长指数第35-42页
     ·气溶胶光学厚度(500nm)与波长指数(400-675nm)的季节日变化特征第35-37页
     ·气溶胶光学厚度(500nm)与波长指数(400-675nm)的月变化特征第37-39页
     ·气溶胶光学厚度(500nm)与波长指数(400-675nm)的季节性概率分布及统计学特征第39-42页
     ·气溶胶光学厚度(500nm)与波长指数(400-675nm)的关系第42页
   ·气溶胶体积谱第42-44页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第44-46页
   ·气溶胶折射指数第46-47页
   ·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效应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结论第51-52页
   ·研究主要特色与创新第52-53页
   ·研究存在不足第53页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5页
参与科研项目、学术活动及发表或待发表文章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AP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水下光质对菹草和苦草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