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房地产经济论文

市场化背景下的居住空间变迁--厦门市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第13-17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4页
     ·论文组织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框架第16-17页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架构第17-37页
   ·理论综述第17-26页
     ·住房的生产与供给的相关理论第17-20页
     ·住房分配与选择的相关理论第20-26页
   ·理论架构第26-28页
   ·相关研究第28-37页
     ·厦门市住房状况调查研究第28-29页
     ·住房制度改革研究第29-37页
第3章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评述第37-56页
   ·建国后到98房改前的住房制度变迁第37-46页
     ·1949-1978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住房制度状况第37-38页
     ·1978-1997改革开放后住房制度变迁状况第38-43页
     ·1998之前的住房制度及住房制度改革评价第43-46页
   ·1998年之后的住房制度改革评述第46-53页
     ·1998住房制度改革提出的历史背景第46-49页
     ·1998住房制度改革的内容和目标第49-51页
     ·2003年宏观调控与住房制度改革的内容第51-53页
   ·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第53-56页
第4章 厦门市居住空间物质属性的变迁与特征第56-78页
   ·厦门市居住空间发展概况第56-60页
     ·厦门市城市空间发展概况第56-58页
     ·厦门市住房政策与居住空间发展概况第58-60页
   ·厦门市现状居住空间物质形态特征第60-74页
     ·总量特征与居住空间分布概况第60-63页
     ·厦门市岛内2006住房数据与2000年数据比较第63-65页
     ·住房建设强度和规模特征第65-69页
     ·住房的价格特征第69-71页
     ·厦门市居住配套设施的建设特征第71-74页
   ·住房改革对厦门市居住空间物质属性的影响分析第74-78页
第5章 厦门市居住空间社会属性的变迁与特征第78-96页
   ·社会阶层与住房获得第78-84页
     ·厦门市民的阶层划分第78-79页
     ·厦门各阶层居民的住房特征第79-83页
     ·厦门市社区内部贫富分化情况第83-84页
   ·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第84-90页
     ·厦门市外来人口概况第84-85页
     ·外来人口的分布第85-87页
     ·城市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第87-88页
     ·厦门市的城中村第88-90页
   ·保障住房的建设与配置第90-93页
     ·厦门市的保障住房建设第90-92页
     ·厦门市的保障住房的配置第92-93页
   ·住房改革对厦门市居住空间社会属性的影响分析第93-96页
第6章 住房制度改革的评价与反思第96-114页
   ·住房制度改革评价——住房问题的共性特征第96-102页
     ·住房制度改革的概括性评价第96-100页
   附录 厦门市的住房不公第99-100页
     ·新的住房问题第100-102页
   ·厦门市居住空间变迁——住房问题在厦门市的个性表现第102-104页
     ·土地资源过快消耗、配套设施建设缓慢第102-103页
     ·对城市特色带来挑战第103页
     ·城市空间跨越式发展的瓶颈第103页
     ·城中村问题第103-104页
   ·对住房制度改革实践的若干反思第104-109页
     ·房地产政策与住房政策——效率与公平的矛盾第104-106页
     ·厦门市地方政策与中央政策的矛盾第106-108页
     ·现实需求与空间政策的矛盾第108-109页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路——基于厦门的情况第109-114页
     ·住房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第109-110页
     ·基于厦门市情况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路第110-114页
第7章 结论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0页
附录A 厦门城市居住空间专项研究调查问卷第120-128页
附录B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第128-131页
附录C 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第131-135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D-SCDMA系统中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IPv6的IP方案及路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