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演进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页 |
4. 文章的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一章 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 第14-21页 |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客观依据 | 第14-16页 |
·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现实依据 | 第15-16页 |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6-21页 |
·“发展是硬道理” | 第16-18页 |
·速度、效益的辩证统一 | 第18页 |
·经济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协调 | 第18-20页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21-30页 |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战略 | 第21-26页 |
·人口战略:计划生育,人才强国 | 第21-24页 |
·资源战略: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放在首位 | 第24页 |
·环境战略:统筹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 第24-26页 |
·江泽民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26-30页 |
·发展是可持续性的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第26-27页 |
·在国际上表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立场 | 第27-28页 |
·依法管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深化 | 第30-42页 |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 第30-34页 |
·新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 第30-31页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第31-33页 |
·实现“绿色崛起”的必由之路 | 第33-34页 |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途径 | 第34-42页 |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第34-36页 |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 | 第36-37页 |
·推进自主创新,建立绿色科技支撑 | 第37-38页 |
·培育有利的社会文化氛围 | 第38-42页 |
第四章 树立和落实以绿色 GDP为核心的政绩观 | 第42-55页 |
·以绿色 GDP为核心的政绩观体系 | 第43-46页 |
·科学发展观是其指导思想 | 第43-44页 |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是其核心内容 | 第44-45页 |
·求真务实是其落实的基本途径 | 第45-46页 |
·以绿色 GDP为核心考核干部的政绩 | 第46-51页 |
·以绿色 GDP为核心考核干部政绩的必要性 | 第46-48页 |
·以绿色 GDP为核心干部政绩考核标准的制定依据 | 第48-49页 |
·以绿色 GDP为核心考核干部政绩应遵循的原则 | 第49-51页 |
·以绿色 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保障机制 | 第51-55页 |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 第51-52页 |
·完善政绩监督机制 | 第52-53页 |
·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8页 |
1.中国可持续发展观与当代世界发展观 | 第55页 |
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土化特征 | 第55-58页 |
注释 | 第58-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