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点源污染分布式模拟--以密云水库水源地保护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40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34页 |
| ·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 ·非点源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 ·SWAT 模型应用进展 | 第27-31页 |
| ·密云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回顾 | 第31-33页 |
|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33-34页 |
| ·水源地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34-37页 |
| ·集水区管理 | 第34页 |
| ·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联合控制 | 第34-35页 |
| ·土地利用管理 | 第35页 |
| ·多屏障方法 | 第35-36页 |
| ·制定水源保护规划 | 第36页 |
| ·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相结合 | 第36-37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7-38页 |
| ·研究内容 | 第37-38页 |
| ·技术路线 | 第38页 |
| ·研究目标 | 第38-40页 |
| 第2章 分布式流域模型SWAT 简介 | 第40-43页 |
| ·模型概述 | 第40-42页 |
| ·模型发展 | 第40-41页 |
| ·模型优缺点 | 第41-42页 |
| ·SWAT 模型基本原理 | 第42-43页 |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处理 | 第43-64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43-46页 |
| ·地理地貌 | 第43-44页 |
| ·地质 | 第44页 |
| ·气候 | 第44-45页 |
| ·土壤 | 第45页 |
| ·水文 | 第45页 |
| ·植被 | 第45-46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46页 |
| ·行政区划及其人口 | 第46页 |
| ·经济状况 | 第46页 |
| ·空间数据库 | 第46-51页 |
| ·数据来源和分辨率 | 第46-47页 |
| ·地图投影 | 第47页 |
| ·土地利用数据处理 | 第47-49页 |
| ·土壤类型数据处理 | 第49-50页 |
| ·DEM 的生成 | 第50-51页 |
| ·水系图 | 第51页 |
| ·属性数据库 | 第51-57页 |
| ·土壤属性库 | 第51-52页 |
| ·气象资料数据库 | 第52-57页 |
| ·雨量站数据库 | 第57页 |
| ·子流域划分 | 第57-58页 |
| ·HRU 分配 | 第58页 |
| ·污染源分析 | 第58-61页 |
| ·非点源污染 | 第58-59页 |
| ·点源污染 | 第59-61页 |
| ·模型初始化管理情景 | 第61-63页 |
| ·作物栽培方式 | 第61-62页 |
| ·化肥施用量 | 第62页 |
| ·化肥施用时间 | 第62-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第4章 参数敏感性分析及模型率定和验证 | 第64-84页 |
|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64-67页 |
| ·方法 | 第64页 |
| ·原理 | 第64-65页 |
| ·敏感性分析结果 | 第65页 |
| ·主要参数物理意义 | 第65-67页 |
| ·模型率定和验证 | 第67-81页 |
| ·率定和验证的技术路线 | 第68-69页 |
| ·径流参数率定和验证 | 第69-78页 |
| ·泥沙参数率定和验证 | 第78-79页 |
| ·营养物参数率定和验证 | 第79-81页 |
|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81-82页 |
| ·小结 | 第82-84页 |
| 第5章 基于SWAT 模型的非点源污染评价 | 第84-95页 |
| ·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分析 | 第84-90页 |
| ·模拟期流域水文条件 | 第84页 |
| ·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 第84-85页 |
| ·非点源污染贡献率分析 | 第85-86页 |
| ·非点源污染时空变化规律 | 第86-90页 |
| ·非点源污染关键区的识别 | 第90-93页 |
| ·土壤侵蚀关键区的识别 | 第90-92页 |
| ·营养物流失关键区 | 第92-93页 |
| ·小结 | 第93-95页 |
| 第6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 | 第95-105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95页 |
|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第95-100页 |
| ·单个地类面积变化分析 | 第95-96页 |
|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 第96-97页 |
| ·地类间转移分析 | 第97-99页 |
| ·土地利用分布重心的变化 | 第99-100页 |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非点源污染负荷 | 第100-102页 |
|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 ·小结 | 第103-105页 |
| 第7章 总量控制和情景模拟 | 第105-115页 |
| ·潮、白河流域环境总量控制 | 第105-110页 |
| ·总量控制因子的确定 | 第105-106页 |
| ·密云水库环境容量计算 | 第106-107页 |
| ·总量控制下污染负荷的分配 | 第107-110页 |
| ·未来管理情景的建立 | 第110-111页 |
| ·情景分析结果 | 第111-114页 |
| ·小结 | 第114-115页 |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20页 |
| ·主要结论 | 第115-116页 |
| ·建议 | 第116-118页 |
| ·创新点 | 第118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0-131页 |
| 致谢 | 第131-13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