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一、本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本题的中心论点 | 第9-11页 |
第一章、小学生写作教学的现状反思 | 第11-20页 |
一、反思一:小学生写作训练中的“读写迁移论”和“说话与写作迁移论” | 第11-16页 |
(一) “读写迁移论” | 第11-13页 |
(二) “说话与写作迁移论” | 第13-16页 |
二、反思二:小学生写作教学中主体性的发展 | 第16-18页 |
(一) “活动化写作论”概述 | 第16-17页 |
(二) 对“活动化写作”的思考 | 第17-18页 |
三、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迁移训练与主体性开发相结合作文教学思路的理论探讨 | 第20-29页 |
一、小学生写作心理发展的动因 | 第20-22页 |
(一) 小学写作心理过程 | 第20页 |
(二) 小学写作的兴趣 | 第20-21页 |
(三) 小学写作中的情感 | 第21-22页 |
(四) 小学生写作的需要 | 第22页 |
二、迁移训练是开发小学写作主体性的重要途径 | 第22-29页 |
(一) 迁移理论概述 | 第22-25页 |
(二) 迁移训练与主体性开发的关系 | 第25-29页 |
第三章、小学作文迁移训练与作文主体性开发相结合教学策略 | 第29-45页 |
一、小学生写作心理要素的定向强化策略 | 第29-39页 |
(一) 兴趣强化策略 | 第29-32页 |
(二) 情感强化策略 | 第32-35页 |
(三) 需要强化策略 | 第35-39页 |
(四) 小结 | 第39页 |
二、小学生写作行为强化策略 | 第39-45页 |
(一) 有重点的积累策略 | 第39-42页 |
(二) 有方向的选材策略 | 第42-43页 |
(三) 有选择的形式训练策略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