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洛克“财产(权)”概念的含义 | 第13-21页 |
(一) “财产(权)”概念的含义 | 第13-15页 |
(二) “财产(权)”概念在《政府论》中的不同表达 | 第15-19页 |
(三) “财产(权)”概念的内涵的统一 | 第19-21页 |
二、洛克“财产权”学说的内涵和实质 | 第21-38页 |
(一) 洛克“财产权”学说的逻辑基点:天赋自然权利 | 第22-27页 |
1、“财产权”:人类天赋的自然结晶 | 第22-24页 |
2、“财产权”的排他性:神圣不可侵犯 | 第24-25页 |
3、“财产权”的保护神:政府 | 第25-27页 |
(二) 洛克“财产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权 | 第27-32页 |
1、人权的实质:人对自身的“财产权” | 第27-29页 |
2、人权与物权的关系:人权派生物权 | 第29-31页 |
3、人权思想的价值:拓宽了“财产权”理论 | 第31-32页 |
(三) 洛克“财产权”的延伸:物质财产权 | 第32-38页 |
1、物质财产权的合理性:劳动 | 第33-34页 |
2、物质财产的限制:享用为度 | 第34-36页 |
3、物质财产权的核心:劳动价值论 | 第36-38页 |
三、洛克“财产权”学说的影响和意义 | 第38-47页 |
(一) 洛克“财产权”学说的影响 | 第38-41页 |
(二) 对洛克“财产权”学说的评价 | 第41-45页 |
1、国内外学者对洛克“财产权”学说的评价 | 第41-43页 |
2、本文对洛克“财产权”学说的评价 | 第43-45页 |
(三) 洛克“财产权”学说的现实意义 | 第45-47页 |
1、洛克的“财产权”学说对我国建立和完善人权和物权保障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 第45-46页 |
2、洛克的“财产权”学说对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