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绪论 | 第12-2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2-15页 |
二、研究范围 | 第15-16页 |
三、与遗嘱继承相关的几个概念 | 第16-21页 |
四、论文写作的方法 | 第21-23页 |
第一章 涉外继承的民法基础 | 第23-47页 |
第一节 “继承”的古今考义 | 第23-29页 |
一、“继承”一词的由来 | 第23-24页 |
二、中国继承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24-26页 |
三、现代继承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 第26-29页 |
第二节 继承的依据 | 第29-32页 |
一、继承的依据 | 第29-31页 |
二、传统继承根据理论之评析 | 第31-32页 |
第三节 继承法律关系 | 第32-44页 |
一、继承法律关系的概念 | 第32-33页 |
二、继承人 | 第33-37页 |
三、继承权 | 第37-41页 |
四、遗产 | 第41-43页 |
五、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节 继承法的性质及其立法例 | 第44-47页 |
一、继承法的性质 | 第44-45页 |
二、关于财产继承制度的立法体例 | 第45-47页 |
第二章 遗嘱 | 第47-79页 |
第一节 遗嘱概述 | 第47-50页 |
一、遗嘱的历史沿革 | 第47-48页 |
二、古代遗嘱继承的特点 | 第48-49页 |
三、现代意义的遗嘱及其法律特征 | 第49-50页 |
四、我国遗嘱继承制度 | 第50页 |
第二节 立遗嘱的能力 | 第50-55页 |
一、遗嘱能力概述 | 第50-51页 |
二、各国遗嘱能力制度的比较 | 第51-54页 |
三、中国遗嘱能力制度 | 第54页 |
四、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节 遗嘱自由与限制 | 第55-63页 |
一、意思自治原则在遗嘱继承中的体现——遗嘱自由原则 | 第55-56页 |
二、继承立法对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 | 第56-57页 |
三、遗嘱自由的发展沿革 | 第57-58页 |
四、英美法系国家的遗嘱自由与限制立法 | 第58页 |
五、大陆法系国家之遗嘱自由与限制立法——以特留份制度为核心 | 第58-62页 |
六、中国之遗嘱自由与限制立法 | 第62-63页 |
第四节 遗嘱的形式 | 第63-70页 |
一、世界各主要法系国家关于遗嘱形式的规定的比较 | 第63-68页 |
二、我国继承法所确认的五种遗嘱方式 | 第68-69页 |
三、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节 遗嘱的变更和撤销 | 第70-74页 |
一、遗嘱的撤回和撤销的法律理念 | 第70页 |
二、遗嘱撤销和变更的方式的立法例比较 | 第70-73页 |
三、遗嘱撤销和变更的效力的立法例比较 | 第73-74页 |
第六节 遗嘱执行人制度 | 第74-79页 |
一、遗嘱执行人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74页 |
二、遗嘱执行人制度概述 | 第74-75页 |
三、遗嘱执行人的资格 | 第75页 |
四、遗嘱执行人的产生方式 | 第75-76页 |
五、遗嘱执行人的职责 | 第76-77页 |
六、中国遗嘱执行人制度 | 第77-79页 |
第三章 各国遗嘱继承法律适用比较研究及其评析 | 第79-99页 |
第一节 遗嘱能力的法律适用 | 第79-81页 |
一、遗嘱能力法律适用的司法实践 | 第79-80页 |
二、各国立法例研究 | 第80-81页 |
第二节 遗嘱形式的法律适用 | 第81-88页 |
一、同一制 | 第82-85页 |
二、区别制 | 第85-86页 |
三、同一制与区别制的比较 | 第86-87页 |
四、连接点的确定 | 第87-88页 |
第三节 遗嘱效力的法律适用 | 第88-93页 |
一、同一制下的立法例 | 第89-90页 |
二、区别制下的立法例 | 第90-91页 |
三、《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 第91页 |
四、立法例选择 | 第91-93页 |
第四节 遗嘱撤销的法律适用 | 第93-96页 |
一、遗嘱撤销的法律适用司法实践 | 第94页 |
二、各国立法例 | 第94-96页 |
本章小结——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的发展趋势 | 第96-99页 |
一、对遗嘱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规定多元化 | 第96页 |
二、对于遗嘱实质要件应尽量采用使遗嘱有效的准据法 | 第96-97页 |
三、重视意思自治原则 | 第97-99页 |
第四章 公约框架下的遗嘱继承制度研究 | 第99-117页 |
第一节 海牙《遗嘱处分方式法律适用公约》述评 | 第99-106页 |
一、背景介绍 | 第99-100页 |
二、基本原则评析 | 第100-101页 |
三、具体条款评述 | 第101-104页 |
四、我国加入《公约》的可行性 | 第104-106页 |
第二节 1988年《关于死者遗产继承的法律适用公约》评析 | 第106-117页 |
一、《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的介绍和简单评述 | 第106-107页 |
二、有关继承法律适用问题的规定 | 第107-109页 |
三、对于遗嘱继承最具影响的规则—意思自治原则 | 第109-111页 |
四、继承协议制度 | 第111-112页 |
五、区际与人际法律冲突 | 第112-113页 |
六、中国加入1988年海牙公约的可行性研究 | 第113-117页 |
第五章 中国遗嘱继承法律适用法立法研究 | 第117-152页 |
第一节 中国涉外遗嘱继承法律适用的立法与实践 | 第117-122页 |
一、民法通则与《继承法》的相关规定 | 第117-118页 |
二、我国涉外遗嘱继承的司法实践 | 第118-122页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第9编涉外遗嘱继承立法 | 第122-129页 |
一、立遗嘱能力 | 第123-125页 |
二、遗嘱方式 | 第125-127页 |
三、遗嘱内容与效力 | 第127-129页 |
第三节 中国涉外遗嘱继承的立法构想 | 第129-134页 |
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129-130页 |
二、与遗嘱继承相关的中国示范法以及民法典专家建议稿 | 第130-132页 |
三、中国遗嘱继承之立法建议 | 第132-134页 |
第四节 区际私法制度研究 | 第134-152页 |
一、区际遗嘱继承制度比较研究 | 第134-146页 |
二、遗嘱继承的区际法律适用 | 第146-150页 |
三、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模式 | 第150-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61页 |
后记 | 第161-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