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碱性岩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第一节 碱性岩简述 | 第13-14页 |
·碱性岩的特点 | 第13-14页 |
·碱性岩的成因 | 第14页 |
第二节 碱性岩的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早期(十九世纪)的碱性岩 | 第14-15页 |
·二十世纪初期的碱性岩 | 第15页 |
·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碱性岩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碱性花岗岩 | 第16-18页 |
第四节 富碱侵入岩的研究状况 | 第18-22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22-32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区域构造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哀牢山-金沙江钾质碱性岩带的岩体特征 | 第23-32页 |
·苦子干岩体 | 第24-25页 |
·昝坎岩体 | 第25页 |
·泉水沟岩体 | 第25页 |
·阿什库勒-阿鲁克库勒岩体 | 第25页 |
·邦达错岩体 | 第25-26页 |
·羊湖岩体 | 第26页 |
·羌巴欠岩体 | 第26页 |
·涌波错岩体 | 第26页 |
·巴毛穷宗岩体 | 第26-27页 |
·可可西里岩体 | 第27-28页 |
·囊谦岩体 | 第28-29页 |
·玉龙铜矿带岩体 | 第29-30页 |
·老君山岩体 | 第30页 |
·玉召块岩体 | 第30-31页 |
·八一村岩体 | 第31页 |
·十里村岩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年代学定年方法(SHRIMP定年和Ar-Ar定年)和地球化学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第一节 SHRIMP定年实验方法 | 第32页 |
·分选锆石 | 第32页 |
·分析方法 | 第32页 |
第二节 Ar-Ar定年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第三节 主微量元素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33页 |
·主微量元素溶样方法 | 第33-34页 |
·样品的分析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哀牢山-金沙江钾质碱性岩带地球化学特征 | 第35-46页 |
第一节 全岩化学成分特征及矿物成分特征 | 第35-43页 |
第二节 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 | 第43-46页 |
第五章 哀牢山-金沙江钾质碱性岩带年代学特征 | 第46-63页 |
第一节 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地区碱性岩的Ar-Ar年龄特征 | 第46-55页 |
·羊湖的年龄值 | 第46-48页 |
·昝坎的年龄值 | 第48页 |
·苦子干的年龄值 | 第48-49页 |
·泉水沟的年龄值 | 第49页 |
·阿鲁克库勒的年龄值 | 第49-50页 |
·邦达错的年龄值 | 第50页 |
·羌巴欠的年龄值 | 第50页 |
·涌波错的年龄值 | 第50页 |
·巴毛穷宗的年龄值 | 第50-55页 |
第二节 剑川-金平地区碱性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特征 | 第55-61页 |
·老君山岩体的定年结果 | 第55页 |
·玉召块岩体的定年结果 | 第55-57页 |
·马头湾岩体的定年结果 | 第57-58页 |
·十里村岩体的定年结果 | 第58-59页 |
·八一村岩体的定年结果 | 第59-61页 |
第三节 锆石成因类型及年龄值意义 | 第61-63页 |
·锆石成因类型及年龄值意义 | 第61-62页 |
·残留锆石和继承锆石的刍议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成因及构造意义 | 第63-68页 |
·岩石成因 | 第63页 |
·成岩机制 | 第63页 |
·控岩构造的性质 | 第63-65页 |
·对钾质碱性岩带成因机制的分析 | 第65-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