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高校后勤人员绩效考评研究的现状综述 | 第13-14页 |
·国外高校后勤人员的绩效考评管理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2章 论文相关基本理论 | 第18-28页 |
·绩效考评理论 | 第18-24页 |
·绩效理论 | 第18-21页 |
·绩效考评 | 第21-22页 |
·绩效考评的方法 | 第22-23页 |
·高等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绩效考评 | 第23-24页 |
·激励理论 | 第24-25页 |
·激励机制 | 第24页 |
·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的联系 | 第24-25页 |
·权重体系理论 | 第25-27页 |
·权重及权重体系 | 第25页 |
·合理确定权重的重要意义 | 第25-26页 |
·确定权重的原则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8-39页 |
·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管理现状 | 第28-33页 |
·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的界定 | 第28页 |
·高校后勤服务人员思想现状 | 第28-29页 |
·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结构现状 | 第29-31页 |
·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管理体制现状 | 第31-32页 |
·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管理机制现状 | 第32-33页 |
·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3-38页 |
·服务人员管理理念落后 | 第33-35页 |
·用人机制有待改进 | 第35页 |
·服务人员配置不合理 | 第35-36页 |
·服务人员培训机制不完善 | 第36-37页 |
·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 第37-38页 |
·缺乏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高等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绩效考评体系构建 | 第39-54页 |
·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 | 第39-41页 |
·构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的依据 | 第39-40页 |
·构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的原则 | 第40-41页 |
·高等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绩效考评指标的确定 | 第41-45页 |
·增强绩效考评的量化意识 | 第41页 |
·确立绩效考评的关键量化指标 | 第41-44页 |
·建立动态绩效考评量化表 | 第44-45页 |
·高等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绩效考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5-51页 |
·数据采集 | 第46-47页 |
·确定比较的相对重要性判断权数表 | 第47页 |
·数据处理方法事例 | 第47-51页 |
·高等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绩效考评表的设计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高等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绩效考评的实施与完善 | 第54-64页 |
·高等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绩效考评实施步骤 | 第54-56页 |
·高等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绩效考评的实证分析 | 第56-60页 |
·某高校后勤服务队伍简介 | 第56页 |
·实证考评实施步骤 | 第56-57页 |
·考评结果分析与评价 | 第57-60页 |
·高等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的完善 | 第60-62页 |
·考评结果的应用 | 第60-61页 |
·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的反思和完善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