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诸葛菜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13页 |
·远缘杂交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远缘杂交的障碍及克服途径 | 第14-16页 |
·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 第14-15页 |
·杂种的夭亡及不育 | 第15-16页 |
·远缘杂种的种类 | 第16-18页 |
·异源多倍体 | 第16-17页 |
·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易位系 | 第17-18页 |
·DNA片段或基因的渗入形成的杂种 | 第18页 |
·植物远缘杂交中染色体消除和外源遗传物质的渗入 | 第18-23页 |
·染色体消除机理的研究 | 第19-20页 |
·染色体的消除和外源遗传物质的渗入 | 第20页 |
·遗传渗入片段对受体基因组的影响 | 第20-21页 |
·芸薹属与诸葛菜远缘杂交中的染色体组分开现象的研究 | 第21-23页 |
·远缘杂种的鉴定 | 第23-26页 |
·形态学及解剖学鉴定 | 第23页 |
·细胞学鉴定 | 第23-25页 |
·分子标记技术鉴定 | 第25页 |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鉴定 | 第25-2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5页 |
·材料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35页 |
·胚挽救及快繁 | 第27页 |
·花粉育性鉴定 | 第27页 |
·普通细胞学方法 | 第27-28页 |
·AFLP指纹分析 | 第28-31页 |
·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 | 第31-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9页 |
·F_1植株的形态学 | 第35页 |
·F_1植株基因组DNA的AFLP分析 | 第35-42页 |
·组合821×诸葛菜的AFLP分析 | 第35-37页 |
·组合GJ19×诸葛菜的AFLP分析 | 第37-40页 |
·组合G0─7×诸葛菜的AFLP分析 | 第40-42页 |
·GJ19×诸葛菜组合F_1植株的细胞遗传学 | 第42-44页 |
·GJ19×诸葛菜组合F_1植株子房染色体数 | 第42-43页 |
·GJ19×诸葛菜组合F_1植株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配对、分离 | 第43-44页 |
·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 第44页 |
·GJ19×诸葛菜组合F_2植株的形态学 | 第44页 |
·GJ19×诸葛菜组合F_2植株基因组DNA的AFLP分析 | 第44-46页 |
·GJ19×诸葛菜组合F_2植株的细胞遗传学 | 第46-48页 |
·GJ19×诸葛菜组合F_2植株子房染色体数 | 第46-47页 |
·GJ19×诸葛菜组合F_2植株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配对、分离 | 第47-48页 |
·GJ19×诸葛菜组合F_2代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4页 |
·亲本染色体组分开 | 第49页 |
·远缘杂种中AFLP检测到的基因组变化 | 第49-51页 |
·序列消除 | 第49-50页 |
·DNA的甲基化 | 第50-51页 |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 | 第51-52页 |
·中I期染色体不配对 | 第51页 |
·后I期的异常现象 | 第51-52页 |
·小孢子时期的微核现象 | 第52页 |
·染色体组加倍的情况 | 第52-54页 |
5 图版 | 第54-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附表 | 第68-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