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车架结构分析及发动机振动的影响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 ·课题来源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 ·本论文的主要任务 | 第13-15页 |
| 第2章 车架结构尺寸的获取及修正 | 第15-26页 |
| ·车架结构尺寸的获取 | 第15-19页 |
| ·车架的测量 | 第15-16页 |
| ·三维坐标的测量 | 第16-19页 |
| ·Pro/E的应用 | 第19-23页 |
| ·Pro/E简介 | 第19-21页 |
| ·根据测量数据建立车架 CAD模型 | 第21-23页 |
| ·车架梁管结构的修正 | 第23-26页 |
| ·曲线的拟合修正 | 第23页 |
| ·测量曲线的修正 | 第23-26页 |
| 第3章 ANSYS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6-38页 |
| ·有限元法介绍 | 第26-28页 |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26-27页 |
| ·有限元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27-28页 |
| ·ANSYS软件简介 | 第28-30页 |
| ·ANSYS发展过程和使用环境 | 第28-29页 |
| ·ANSYS的主要功能模块 | 第29-30页 |
| ·ANSYS的APDL建模 | 第30页 |
|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选择 | 第30-32页 |
|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要求 | 第30-31页 |
| ·三种车架模型的特点及选择 | 第31-32页 |
|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单元 | 第32-35页 |
| ·车架模型的梁单元 | 第32页 |
| ·车架模型的板壳单元 | 第32-34页 |
| ·车架模型的其它单元 | 第34-35页 |
|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5-38页 |
| ·ANSYS中车架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 ·车架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36-38页 |
| 第4章 车架的静力分析 | 第38-45页 |
| ·车架结构的静力分析 | 第38-39页 |
| ·车架结构的要求 | 第38页 |
| ·结构静力学的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38-39页 |
| ·车架的强度分析 | 第39-42页 |
| ·车架约束的处理 | 第39页 |
| ·载荷的处理 | 第39-40页 |
| ·车架结构强度分析的结果 | 第40-42页 |
| ·车架的刚度计算 | 第42-45页 |
| ·车架的刚度 | 第42-43页 |
| ·车架的扭转刚度 | 第43页 |
| ·车架的弯曲刚度 | 第43-45页 |
| 第5章 车架的模态分析 | 第45-53页 |
| ·车架结构模态分析 | 第45-48页 |
| ·车架结构模态分析的意义 | 第45-46页 |
| ·有限元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46-47页 |
| ·ANSYS特征值的解法 | 第47-48页 |
| ·车架结构模态分析的计算条件 | 第48-49页 |
| ·计算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8页 |
| ·计算频率范围的选择 | 第48-49页 |
| ·模态分析的车架有限元模型 | 第49页 |
| ·车架自由模态的分析结果 | 第49-53页 |
| ·自由模态的计算结果 | 第49-51页 |
| ·模态计算结果的分析 | 第51-53页 |
| 第6章 发动机的振动对车架的影响 | 第53-73页 |
| ·发动机振动的来源 | 第53-54页 |
| ·车架的外部激振源 | 第53页 |
| ·单缸发动机的平衡和振动 | 第53-54页 |
| ·发动机往复惯性力的计算 | 第54-66页 |
| ·发动机的往复惯性力 | 第54-58页 |
| ·单缸发动机往复惯性力的平衡 | 第58-66页 |
| ·车架对发动机振动的谐响应分析 | 第66-73页 |
| ·有限元谐响应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66-67页 |
| ·谐响应分析的车架模型及计算边界条件 | 第67-68页 |
| ·谐响应分析的计算结果 | 第68-73页 |
|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附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