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抑郁症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忧虑康液对其作用机理初探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实验研究 | 第10-48页 |
| 1.实验材料 | 第10-13页 |
| ·实验动物 | 第10页 |
| ·药物与试剂 | 第10-11页 |
| ·主要实验仪器及装置 | 第11-12页 |
| ·给药途径及给药剂量 | 第12页 |
| ·统计方法 | 第12-13页 |
| 2.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13-29页 |
| ·肾阴虚抑郁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第13-20页 |
| ·方法 | 第13-1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5-20页 |
| ·忧虑康液对肾阴虚抑郁模型动物的影响 | 第20-29页 |
| ·方法 | 第20-2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9页 |
| 3.讨论 | 第29-48页 |
| ·关于抑郁症的西医理论与临床研究 | 第29-34页 |
| ·抑郁症概念及分类 | 第29-31页 |
| ·抑郁症发病机制相关理论研究 | 第31-33页 |
| ·临床治疗 | 第33-34页 |
| ·关于肾阴虚抑郁症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 | 第34-36页 |
| ·中医对郁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34-35页 |
| ·中医对郁病的治疗 | 第35-36页 |
| ·导师对郁病的认识及忧虑康液组方依据 | 第36-38页 |
| ·肾、脑与郁证相关 | 第36-37页 |
| ·忧虑康液组方依据 | 第37-38页 |
| ·抑郁症"病"模及相关指标的选择及意义 | 第38-39页 |
| ·肾阴虚"证"模及相关指标的选择及意义 | 第39-41页 |
| ·三种模型的比较及肾阴虚抑郁症模型的确定 | 第41-43页 |
| ·忧虑康液单味药药理研究依据 | 第43-44页 |
| ·忧虑康液对肾阴虚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初探 | 第44-46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