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创新点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水力裂缝的多时间跨度扩展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水力裂缝多时间跨度条件下的钝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页岩I型裂缝的多空间尺度表征与页岩微观尺度内聚区模型的力学机理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水力裂缝多时间跨度扩展实验与机理研究 | 第20-60页 |
2.1 装置及实验概述 | 第20-24页 |
2.2 水力压裂DCB样品梁挠度及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 第24-28页 |
2.3 实验装置可行性验证 | 第28-31页 |
2.4 基于DIC技术及Williams缝尖全场位移解的非线性拟合 | 第31-37页 |
2.5 动态水力裂缝中裂缝缝尖与流体前缘的关系 | 第37-57页 |
2.5.1 控制方程 | 第37-41页 |
2.5.2 动态扩展中的能量守恒 | 第41-42页 |
2.5.3 实验及理论结果对比 | 第42-49页 |
2.5.4 流体前缘与缝尖的分离准则 | 第49-57页 |
2.6 讨论 | 第57-5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3章 水力裂缝多时间跨度条件下的钝化研究 | 第60-70页 |
3.1 实验装置 | 第60页 |
3.2 多时间跨度应力集中下的裂缝钝化 | 第60-67页 |
3.2.1 短时应力集中下的裂缝钝化 | 第60-63页 |
3.2.2 长时应力集中下的裂缝钝化 | 第63-67页 |
3.3 讨论 | 第67-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4章 页岩I型裂缝的多空间尺度表征 | 第70-84页 |
4.1 样品准备及实验装置 | 第70-73页 |
4.2 缝宽的空间多尺度表征 | 第73-79页 |
4.2.1 测量方法 | 第73-76页 |
4.2.2 裂缝的多尺度缝宽 | 第76-79页 |
4.3 缝长的空间多尺度表征 | 第79-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5章 页岩微观尺度内聚区模型的力学机理 | 第84-101页 |
5.1 页岩内聚区长度 | 第84-85页 |
5.2 常用内聚区模型 | 第85-87页 |
5.3 基于多尺度缝宽的内聚区性质拟合 | 第87-93页 |
5.3.1 内聚区应力位移曲线非线性拟合 | 第87-91页 |
5.3.2 拟合敏感性及实验不确定性分析 | 第91-93页 |
5.4 内聚区中内聚力产生的本质 | 第93-97页 |
5.4.1 内聚区单元模型 | 第93-94页 |
5.4.2 内聚区单元力学性质的PFC模拟 | 第94-97页 |
5.5 讨论 | 第97-9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3页 |
附录A 基于机械能释放率守恒的PFC参数缩放 | 第113-116页 |
附录B 论文中主要符号及术语 | 第116-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20-12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