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部砷中毒病区地下水砷的赋存及富集规律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 第15-25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5-21页 |
·社会经济 | 第21-22页 |
·主要环境问题 | 第22-25页 |
第三章 环境地质背景 | 第25-40页 |
·地质条件概述 | 第25-32页 |
·水文地质概况 | 第32-34页 |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第34-37页 |
·地下水动态特征 | 第37-38页 |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环境地质特征与砷中毒 | 第40-66页 |
·工作区砷中毒研究概况 | 第40-44页 |
·野外调查与采样 | 第44-48页 |
·高砷水的分布 | 第48-53页 |
·地下水中砷的来源分析 | 第53-56页 |
·环境地质特征与砷中毒 | 第56-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砷中毒病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第66-90页 |
·砷中毒病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 第66-72页 |
·地下水化学组分的聚类分析 | 第72-75页 |
·砷元素与其他化学组分相关性分析 | 第75-84页 |
·地下水水环境与水砷含量 | 第84-88页 |
·小结 | 第88-90页 |
第六章 地下水中砷的迁移、富集规律 | 第90-104页 |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技术概述 | 第90-93页 |
·PHREEQC 软件 | 第93-94页 |
·高砷地下水反向地球化学模拟 | 第94-102页 |
·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七章 饮水安全评价 | 第104-119页 |
·水砷安全值的确定 | 第104-105页 |
·饮水安全评价 | 第105-118页 |
·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7页 |
摘要 | 第127-129页 |
Abstract | 第129-132页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