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南水北调东线沿线城市水环境容量及其可利用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6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2章 水环境容量理论计算第16-34页
   ·水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第16-22页
     ·水环境容量的定义第16-17页
     ·水环境容量的分类及特征第17-22页
   ·水环境容量计算第22-34页
     ·水环境容量模型的建立第22-24页
     ·水环境容量计算程序流程第24-25页
     ·水环境容量设计参数的求解第25-34页
第3章 研究区域水环境容量特征及可利用性分析第34-42页
   ·研究区域水环境容量特征第34-37页
     ·研究区域水系特征第34-36页
     ·研究区域水体污染物分布特征第36页
     ·研究区域水环境容量特征第36-37页
   ·研究区域水环境容量可利用性分析第37-42页
     ·水环境容量利用的影响因素第37-38页
     ·引调水实现水环境容量的区域均衡配置第38-39页
     ·水环境容量的有偿化利用第39-42页
第4章 淮安市水环境容量模拟计算第42-55页
   ·淮安市水环境模拟第42-49页
     ·WASP5水质模型第42-43页
     ·水质模型的基本方程及其求解第43-45页
     ·污染负荷模拟第45-46页
     ·水质降解系数第46-48页
     ·模型率定和验证第48-49页
   ·淮安市水动力模拟计算第49-52页
     ·规划区域水系概化第49-51页
     ·边界条件第51页
     ·模型率定和验证第51-52页
   ·淮安市水环境容量计算第52-55页
     ·水功能区划第52-53页
     ·计算条件第53-54页
     ·淮安市城区水系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第54-55页
第5章 淮安市水环境容量利用及总量控制第55-68页
   ·区域水系水质污染现状及水质评价第55-57页
     ·淮安市地表水水质概况第55页
     ·不同功能区的水质现状第55-57页
   ·地表水水质年际变化趋势分析(2003~2005)第57-58页
     ·调水保护区水体水质年际变化趋势分析第57页
     ·保留区水质年际变化趋势分析第57页
     ·排污控制区水质年际变化趋势分析第57-58页
     ·工、农业用水区水质年际变化趋势分析第58页
   ·污染源现状调查评价及污染源预测第58-65页
     ·污染源现状调查评价第58-61页
     ·不同规划水平年污染源预测与评价第61-65页
   ·研究区域水污染总量控制及水功能区达标分析第65-66页
   ·功能区河道水环境改善措施第66-68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68-70页
   ·总结第68页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族地区产业税收研究
下一篇:医学影像压缩技术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