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20页 |
一 牛新孢子虫病的危害 | 第9-10页 |
二 牛新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1 新孢子虫病的发展史 | 第10-11页 |
2 病原体 | 第11-13页 |
3 生活史 | 第13-14页 |
4 牛新孢子虫病诊断方法 | 第14-18页 |
三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31页 |
1 材料 | 第20-25页 |
·虫体培养所用材料 | 第20页 |
·人工感染沙鼠所用材料 | 第20页 |
·DNA提取所用材料 | 第20页 |
·PCR扩增及相关所需材料 | 第20-21页 |
·克隆与酶切所需材料 | 第21-23页 |
·质粒DNA提取所需材料 | 第23页 |
·特异性实验所需材料 | 第23页 |
·IFAT试验所需材料 | 第23-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2 方法 | 第25-31页 |
·人工感染沙鼠 | 第25页 |
·新孢子虫DNA提取方法 | 第25-26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6页 |
·PCR反应 | 第26页 |
·PCR产物的纯化与回收 | 第26-27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7页 |
·目的基因与pMD-18-T Vector重组连接 | 第27页 |
·重组连接后质粒DNA的转化 | 第27页 |
·克隆的筛选 | 第27-28页 |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碱裂解法 | 第28页 |
·阳性质粒的PCR鉴定 | 第28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分析 | 第28-29页 |
·序列测定 | 第29页 |
·最适退火温度的筛选 | 第29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29页 |
·敏感性试验 | 第29页 |
·临床应用试验 | 第29-31页 |
结果 | 第31-37页 |
1 新孢子虫Nc-1株的培养 | 第31页 |
2 人工感染沙鼠结果 | 第31页 |
3 PCR扩增 | 第31-32页 |
4 PCR反应条件退火温度的确定 | 第32页 |
5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32-33页 |
6 序列分析与同源性分析 | 第33-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