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个人信息概述 | 第9-15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1页 |
| ·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 | 第9-10页 |
| ·个人信息与个人资料、个人数据 | 第10-11页 |
| ·个人信息的定性 | 第11-15页 |
| ·个人信息的定义模式 | 第11页 |
| ·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 | 第11-13页 |
| ·个人信息的组成因素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必要性 | 第15-19页 |
|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是保护公民私人权益,保障自然人人格权的需要 | 第15-16页 |
|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是保护公民私人权益的需要 | 第15-16页 |
|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是保障自然人人格权的需要 | 第16页 |
|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保障信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 第16-17页 |
|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有利于跟进个人信息国际保护形势 | 第17页 |
|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是构建电子化政府的前提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我国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现状以及评析 | 第19-22页 |
| ·我国大陆地区个人信息保护现状 | 第19-20页 |
| ·关于对公民人格保护的相关法律 | 第19页 |
| ·关于对公民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 | 第19-20页 |
| ·我国香港地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及意义 | 第20页 |
| ·我国台湾地区保护个人信息的举措及评析 | 第20-22页 |
| 第四章 关于我国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若干建议 | 第22-28页 |
| ·立法理念上的选择 | 第22-23页 |
| ·平衡处理个人信息保护和个人信息流通 | 第22页 |
| ·协调发挥立法保护和自律保护的作用 | 第22-23页 |
| ·具体制度上的设计 | 第23-28页 |
| ·确立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基本原则 | 第23-24页 |
| ·明确个人信息主体的基本权利 | 第24-27页 |
| ·构建个人信息侵权的责任体系 | 第27-28页 |
| 结语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