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河岸带现状与生态恢复对策的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8-19页 |
·河岸带研究综述 | 第8-18页 |
·河岸带的概念 | 第8页 |
·河岸带的结构与功能 | 第8-10页 |
·受损河岸带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方法 | 第10-15页 |
1) 生态恢复概述 | 第10页 |
2) 生态驳岸的主要形式 | 第10-11页 |
3) 生态驳岸的主要种植技术 | 第11-15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2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9-21页 |
·调查方法 | 第21-23页 |
·资料收集 | 第21-22页 |
·河岸带现状调查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35页 |
·常州市河流水系分布 | 第23-25页 |
·常州市河岸主要驳岸类型分析 | 第25-30页 |
·常州市河流硬质驳岸的主要形式 | 第25-30页 |
·硬质驳岸的生态问题分析 | 第30页 |
·常州市主要河流水质状况分析 | 第30-32页 |
·常州市主要河流河岸绿地宽度与植被现状 | 第32-35页 |
·河岸绿地平均宽度 | 第32-33页 |
·植被现状 | 第33-35页 |
4. 常州市河岸带生态恢复整治对策 | 第35-42页 |
·常州市河岸带生态恢复整治原则 | 第35页 |
·植物种类的选择 | 第35-38页 |
·河岸植物群落构建 | 第38-39页 |
·常州市水系景观的保护与整治 | 第39-40页 |
·常州市水系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页 |
·常州市水系整治的规划措施 | 第39-40页 |
·常州市河岸带的改造目标 | 第40页 |
·常州市河岸带生态景观的恢复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详细摘要 | 第46-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