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8-9页 |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选题意义 | 第9页 |
·论文的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9-10页 |
·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0页 |
·预期达到的成果及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与措施 | 第11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可行性论证 | 第12-13页 |
第2章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及其概况 | 第13-18页 |
·高校图书馆的定义 | 第13页 |
·高校图书馆的缘起 | 第13-14页 |
·技术的进步与图书馆的变革 | 第14-18页 |
·印刷术的发展与图书馆的关系 | 第14页 |
·传统印刷术的体现——中国古代时期 | 第14-15页 |
·古代欧洲时期 | 第15-16页 |
·近现代时期 | 第16-17页 |
·现代时期 | 第17-18页 |
第3章 中外高校图书馆设计的比较和分析 | 第18-24页 |
·中国高校图书馆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 第18-19页 |
·中国高校图书馆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 第18-19页 |
·外国高校图书馆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 第19-22页 |
·基于借鉴国外图书馆设计优点的几点改进分析 | 第22-24页 |
第4章 图书馆建筑室内空间的环境设计研究(以阅览室室内设计为例) | 第24-55页 |
·我国高校新建图书馆的“三统一”分析 | 第24-25页 |
·图书馆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原则 | 第25-31页 |
·灵活性原则 | 第25-28页 |
·开放性原则 | 第28-29页 |
·人文化原则 | 第29-30页 |
·绿色环保原则 | 第30-31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高校的“特定”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 | 第31-44页 |
·分析新世纪大学生的特质 | 第31-32页 |
·图书馆馆内环境与读者心理的关联 | 第32-34页 |
·在人机工程上,采纳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配套家具,以满足此“特定”人群的使用 | 第34-39页 |
·图书馆建筑室内空间环境的色彩设计 | 第39-40页 |
·图书馆馆内的环境舒适度考虑 | 第40-41页 |
·图书馆馆内的光环境设计 | 第41-44页 |
·阅读空间的布局 | 第44-51页 |
·阅读空间的特点 | 第44-45页 |
·空间序列布局 | 第45-49页 |
·平面布局 | 第49-51页 |
·图书馆馆内空间环境的界面设计 | 第51-55页 |
·顶面 | 第51-52页 |
·墙面 | 第52-53页 |
·地面 | 第53-55页 |
第5章 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的生态化策略 | 第55-63页 |
·绿化的引入 | 第55-56页 |
·我国高校图书馆美化环境的现状 | 第56-57页 |
·国外高校图书馆绿化环境实例 | 第57-58页 |
·图书馆环境绿化的必要性 | 第58页 |
·社会发展趋势 | 第58页 |
·读者需求 | 第58页 |
·改善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绿化的一些思考 | 第58-59页 |
·将庭院引入图书馆馆内环境的设计中 | 第59页 |
·通过盆栽绿色植物的摆放,来改变阅览室的环境 | 第59页 |
·图书馆馆内环境的生态化构想 | 第59-63页 |
·遮阳设计 | 第60-6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得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