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概述 | 第10-27页 |
一、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基本理论与动因分析 | 第10-17页 |
(一)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基本理论 | 第10-15页 |
(二)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动因分析 | 第15-17页 |
二、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基本模式 | 第17-22页 |
(一) 直接收购模式 | 第17-20页 |
(二) 间接收购模式 | 第20-21页 |
(三) 其他收购模式 | 第21-22页 |
三、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利弊分析及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22-27页 |
(一)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利弊分析 | 第22-24页 |
(二)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24-27页 |
第二部分 我国有关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法律规定及现存的问题 | 第27-40页 |
一、我国有关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立法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 | 第27-32页 |
(一) 我国有关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立法的发展历程 | 第27-30页 |
(二)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立法的主要内容 | 第30-32页 |
二、我国有关外资并购上市公司法律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40页 |
(一)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立法体系不完善 | 第33-35页 |
(二)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立法内容不完备 | 第35-38页 |
(三)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监管体系不完善 | 第38-40页 |
第三部分 西方发达国家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相关立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40-50页 |
一、美英两国对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立法 | 第40-43页 |
(一) 美国对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立法 | 第40-42页 |
(二) 英国对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立法 | 第42-43页 |
(三) 对完善我国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立法的启示 | 第43页 |
二、美英有关目标公司反收购立法综述 | 第43-46页 |
(一) 美国式的公司管理层决定模式 | 第44页 |
(二) 英国式的股东大会决定模式 | 第44-45页 |
(三) 对我国反收购立法的启示 | 第45-46页 |
三、国外上市公司收购监管法律体系综述 | 第46-50页 |
(一) 美国式集中型监管模式 | 第47页 |
(二) 英国式自律型监管体系模式 | 第47-48页 |
(三) 德国式综合型监管模式 | 第48页 |
(四) 对我国监管立法的启示 | 第48-50页 |
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有关外资并购上市公司法律制度 | 第50-62页 |
一、完善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立法体系 | 第50-55页 |
(一) 统一公司收购立法规制 | 第50-51页 |
(二) 制定《反垄断法》配套实施细则以利于反垄断法审查的有效执行 | 第51-55页 |
二、进一步完善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立法内容 | 第55-60页 |
(一)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55-56页 |
(二) 完善反收购相关立法 | 第56-58页 |
(三) 健全证券市场民事责任制度 | 第58-60页 |
三、建立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管体系,实施有效监管 | 第60-62页 |
(一) 完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 | 第60页 |
(二) 规范自律性管理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 第60-61页 |
(三) 明确中介服务机构责任规范公司并购行为的监管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