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基于国家信息化水平指标分析山东省信息化发展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2页
   ·研究现状分析第10页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第10-11页
   ·研究思路第11页
   ·研究方法和工具第11-12页
第2章 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概述第12-22页
   ·信息化的内涵第12-13页
   ·国际上有名的几大研究体系第13-18页
     ·美国的测度理论与方法第13-15页
     ·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第15-16页
     ·其他方法第16-18页
   ·我国的信息化指标体系第18-22页
     ·我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第18-20页
     ·对我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评价与完善第20-22页
第3章 国际国内信息化发展现状第22-30页
   ·国际发展现状第22-25页
     ·美国:信息技术和信息化遥遥领先第22-23页
     ·欧盟:全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第23页
     ·日本及亚洲各国信息化工作奋起直追第23-25页
   ·国内发展现状第25-30页
     ·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更加明确第25页
     ·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日渐明显,应用水平明显提升第25-26页
     ·电子政务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第26-27页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水平不断提高第27页
     ·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第27页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发展第27-28页
     ·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第28-29页
     ·信息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信息化发展环境逐渐改善第29-30页
第4章 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面的促进作用第30-46页
   ·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第30-36页
     ·信息化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第30-34页
     ·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第34-35页
     ·信息化与产业结构第35-36页
   ·信息化对政务工作的作用第36-39页
     ·加快政府信息化的步伐,有利于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第36页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可以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第36-37页
     ·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电子化政府,大大降低行政成本第37-38页
     ·发挥信息化对促进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第38-39页
   ·信息化对社会各项工作的促进作用第39-46页
     ·信息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第39-40页
     ·信息化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第40-42页
     ·信息化与小康社会的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第42-43页
     ·信息化与就业问题第43-44页
     ·信息化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第44-46页
第5章 山东省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第46-58页
   ·发展成就简介第46-52页
   ·微观比较分析第52-58页
     ·横向比较: 和国内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进行比较第52-55页
     ·纵向比较: 山东省2000-2005年信息化发展状况第55-57页
     ·山东省内主要城市比较第57-58页
第6章 山东省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第58-69页
   ·山东信息化发展的SWOT分析第58-60页
     ·优势(S)分析第58页
     ·劣势(W)分析第58-60页
     ·发展的机遇(O)第60页
     ·面临的威胁(T)第60页
   ·对策研究第60-69页
     ·山东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选择第61-66页
     ·信息化建设的原则第66-67页
     ·应注意的问题第67-69页
总结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第73-7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药物性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IGF-Ⅰ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
下一篇:动力系统中的强跟踪性和强反跟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