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边塞诗论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边塞诗界定与李白边塞诗概述 | 第10-18页 |
(一) 边塞诗之界定 | 第10-16页 |
1、边塞诗概念研究评述 | 第10-12页 |
2、本文边塞诗定义 | 第12-15页 |
3、边塞诗与军旅诗、战争诗、征戍诗之关系 | 第15-16页 |
(二) 李白边塞诗概述 | 第16-18页 |
二、李白边塞诗的思想渊源及其深层意蕴 | 第18-27页 |
(一) 思想渊源 | 第18-21页 |
1、儒家思想对李白边塞诗的塑造 | 第18-19页 |
2、游侠风气对李白边塞诗的熏染 | 第19-20页 |
3、道家观念对李白边塞诗的影响 | 第20-21页 |
(二) 深层意蕴 | 第21-27页 |
1、抒写诗人壮怀激烈的心灵 | 第21-22页 |
2、彰显盛唐恢弘昂扬的气魄 | 第22-23页 |
3、反思战争摧残人性的悲剧 | 第23-27页 |
三、李白边塞诗对前代文学的接受与新变 | 第27-39页 |
(一) 妙化乐府边塞诗之题材蕴含 | 第27-32页 |
1、沿用旧题 | 第27-29页 |
2、部分改造旧题 | 第29-30页 |
3、彻底改造旧题 | 第30-32页 |
(二) 融会鲍照边塞诗之雄豪气势 | 第32-35页 |
(三) 吸收陈子昂边塞诗之古朴格调 | 第35-39页 |
四、李白边塞诗的艺术成就 | 第39-50页 |
(一) 艺术手法举隅 | 第39-45页 |
1、构造明朗雄伟的意象 | 第39-40页 |
2、使用错综跌宕的句式 | 第40-42页 |
3、采用回环往复的结构 | 第42页 |
4、描摹细腻婉曲的心理 | 第42-44页 |
5、创造寥廓宏伟的意境 | 第44-45页 |
(二) 艺术风格观照 | 第45-47页 |
1、古朴苍劲之美 | 第45-46页 |
2、雄壮豪迈之美 | 第46页 |
3、婉约蕴藉之美 | 第46-47页 |
(三) 美学价值初探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